我国每天都在抗疫,但确诊数字还是一直攀升,结果来了行管令2.0,大家已开始意识到即便收紧措施,抗疫还是须要全民的配合,抗疫须靠自己。
靠自己,其实就是靠自律。但靠自律,为何那么难?因为自律的背后是看管意识、把持意志和善于思考,是很多人所缺乏的。先谈看管意识。把手举起是有意识的动作,但当我们在做别的事情的时候,把手举起来摸一摸鼻子、搔一搔痒,就变成是无意识的;我可以因为嫌弃你而跟你说话时站得稍微远一些,但话题谈得起劲的时候,我还是会不自觉地离你近一些。
要防疫,就不要让“不举手摸脸”、“保持身距”的意识跑掉。但做著其他事情的时候看管意识是很不容易的。更容易的方法就是看管意识时避免做其他东西,比如外出时,能和人少说话就少说,能不说就不说,买午餐时问老板须付多少钱就好了,别去多谈今天怎么饭钱收那么贵。
比起“保持身距”,看管“不举手摸脸”的意识挑战更大,因为你外出买个午餐回来,整个过程不难不跟人说话,但当中不触摸东西,几乎不可能。无论如何,减少触摸、触摸了不随之摸鼻子、揉眼睛还是可能的,就看个人的相关意识是否看管得好。在当前的疫情、氛围下,去观察别人如何在用手机时,一时刷屏一时摸脸,或许有助于你提醒自己这是多么肮脏和危险的一种无意识动作。我开玩笑说这是用手机搽脂抹粉。
以上所说的看管意识, 真能做到的话,简直就是在修行了。但,因为那样做而弄得自己心理不健康的,如染上洁癖、过于担心等,也大有人在。如何修行而不入歧路,本身也是一门功夫。
自律也须能把持意志,意志不强的人就会有各种松懈的理由和借口。要体会这一点很简单,静静坐著,闭上眼睛,一分钟、两分钟……不出五分钟,你会因充分感觉到时间的慢而干扰你静下的意志,你会开始按捺不住想张开眼睛,或者你会觉得身体某部位痒而想举起你的手,或者你会挂念朋友在等你的手机短讯而想要起身回复等等。挫败你的意志的诱惑太多了。
真的,若你能不出门,是最安全了。只是要长时间待在家,得靠自律,得靠坚强意志。犹如静坐时会找种种理由离开坐垫,人待在家久了就会找种种理由往外跑。对没有阅读习惯、不善于独处、著重礼仪风俗的人,长时间待在家,更是难之又难。后者的例子,包括别人的生日聚会你不得不去,即便不方便去大型派对,也得低调地去个小型的。初一十五不得不去买点鲜花香烛等等。长时间闭关的修行人,真的放下很多。
但“意志”这两个字有时会给人带上“艰苦”的味道,所以不时有人会问,为什么你只待在家看书不出门,何必弄到自己那么辛苦?对不习惯在家看书的人,不出去看看戏、见见人、聊聊天、唱唱歌、喝喝酒,生活就真的是太没意思了。经常通过看管自己的意识、把持自己的意志去管理自己的日常行为的人,时时提醒自己保持身距、不摸脸,可以是不苦的。
注意,这不是纯粹习惯的问题,因为即便习惯看书,也会有闷、读不下去的时候,不要以为习惯了就没有苦。重点在于不断地调适。谈把持意志而排除时时调适的需要,是一个误解。
自律也和思考有关,因为其中无法避免判断和做决定。记得小学上课时,我水壶都放在眼前、桌上。现今有一个普遍的课堂管理方法,就是让学生的水壶都放课室后,特定时段或老师允许之下学生才可去取水壶喝水。是进步了吗?
老师如果对学生说:“你们觉得口渴时才喝水,不然别喝,以免上课分心或干扰其他同学。”那么就会有学生不时喝水,或者举手打岔要求喝水。如果老师追问:“你不是刚喝了吗?怎么那么快又要喝?真的假的?”,那不只自己破坏了教学进程,还摆出了对小朋友不信任的姿态。以教育而言,后者比前者更糟糕。敢情是为便于处理,则有上课时一律不准喝水规矩。是否口渴是个人的感觉,很难追究真假。
现在卫生部说没有必要的话不要外出,但不同的人却对“有没有必要”有不同判断,因之有不同决定。肚子饿了,出去买点东西吃,算是有必要吗?闷了整天,傍晚去公园走走,你认为没必要,对我却是很有必要。即便对我没有必要,对小朋友却或许有必要,那怎么办?这全涉及思考,且不容易找到最佳处理法,很多人其实都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
据报章报道,国家元首日前对部分人民的抗疫表现感到遗憾,元首赞扬前线人员的牺牲,并呼吁人民自律以回报。只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律亦然,不是说要做到就能做到的。但是,自律可以学,即便新冠肺炎疫情今天就过去,仍是值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