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峇侨生社会
英殖民地政府于1786年取得槟榔屿的统治权,继而于1924年将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合并为海峡殖地。依据英殖民地政府的法律,凡是在海峡殖民地出生的人士自动成为英籍民,因而这三州出生的人士都拥有公民权。居住于海峡殖民地的华人,由于历史的渊源,他们先辈许多娶了本地的女子或聘请了操马来语的佣人,家庭中逐渐使用马来话。到了英殖民地政府时期,他们的子女到英文学校受教育,讲的也是英语,他们在思想上效忠大英帝国与英殖民地政府。与中国和中国的政治演变完全脱离。这些人士统称峇峇,他们受聘为殖民地政府的中级以下的官员,其中的佼佼者则受邀担任海峡殖民地议会的议员,进而出任行政议员。其中最突出的是陈祯禄。
一般而言,峇峇侨生的先祖,很早就南来定居。陈祯禄的先祖陈观夏是1730年便在马六甲从事运输而致富。峇峇侨生社会的特色有以下几点,他们与中国没有联系,在日常生活上已本土化,在思想上仍然保存华人的传统。尤其在宗教方面,祭拜祖先,拜佛祖、观音菩萨。峇峇讲的是马来化了的福建话。在服装方面尤其是妇女的服装,独成一格。海峡三州府的侨生都可以依据出生地主义,皆成为大英帝国的臣民,拥有公民权。
陈祯禄是峇峇侨生社会的成员。陈氏于1883年诞生于马六甲。1902年在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回到马六甲从商。1922年便被委为海峡殖民地立法议员。1933年出任行政议员,实质上参与了英殖民地政府的立法与行政事务。他视本邦为永久的家乡,要为本邦的政治前途而奋斗。
峇峇侨生作为一个群体。于1900年在马六甲、新加坡和槟榔屿成立了海峡侨生公会(Straite Born Chinese Association)。“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对海峡侨生峇峇而言,月是故乡明,指的应该是槟城关子角上空的明月,或是马六甲海边月色。
峇峇视本邦为永久的家乡,中国或是法国都一样,都是异国他乡。钱塘江上的云彩与多瑙河的绮妮都是外国的风光。峇峇侨生读英文报,对于中文报章有关中国社会政局的报导,几乎完全脱节。
华侨社会
在华人社会同时并存的另一边是侨民社会,英殖民地政府于1910年完全统治马来半岛各州。为了要开发资源,包括采锡、种植树胶、推动各种工商业活动,大开门户,引进大量的华籍劳工,从事各种行业。中国移民一波又一波的来到半岛和海峡三州府。人数众多,形成了自己的侨民社会,使用自己的方言,设立同乡会,开办华文学校,教育自己的子女。
侨民社会看的是中文报章,关心的是中国的政治局势和那里的社会问题,对于本邦的政治漠然视之。华侨社会在感情和意识方面都与中国接轨,因为他们不是本邦的公民,只是侨居异境的侨民。他们关注的是祖国的政治和社会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清朝到了1842年,鸦片战争之后,丧权辱国。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两人曾来新马向华侨社会宣扬保光绪皇,推动维新政治运动,争取华侨社会的支持。康梁也鼓励华侨社会筹组孔庙和办学,对于华侨社会的文化和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孙中山革命运动
继之而起的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他于1906年到吉隆坡槟城、森美兰和瓜拉比劳设立同盟会与保皇派唱对台戏。报纸是当年的重要媒体。同盟会在星加坡创设了图南日报和中兴日报,又于1909年在槟城创办了光华日报。保皇派与革命派都曾在本邦华侨社会争取支持,因为华侨社会关注中国政治局势。
1911年孙中山的革命派推翻了清朝,槟城有数以千计的华侨剪去辫子。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影响深远。在语文方面主张白话取代文言文,同时宣扬反封建和传统思想,提倡新文化。
中国的政局与文化改革影响了当年的华侨社会。但峇峇侨生社会却完全没有受到中国的种种政运和文化运动的影响。回顾华人社会变革的长河,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国民党人被华社视为时代的先锋,革命志士。
到了1940年代至1960年代,左翼思潮兴起之后,对左派华人而言,左倾思想几乎与改革进步成了同义辞,国民党人被左派人士视为顽固的反动份子。
大海潮起潮落,华社也经历了几许思潮的起落,前事不忘后之师,我们应该重温历史、解读历史,从历史的演变中吸教训,作为个人的与族人安身立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