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意思是说:圣贤,就是人伦品格做得很好的人,有情有义、至情至性的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有情、有义、有公德心;层次较高者还有丰富的感情,更有常人不可企及的大爱之心。真正有智慧的人也能看穿无常的游戏和虚幻的本质,不被任何境象所迷。
然吾人经常所见所闻发现,社会中大家喜用言语乃至人身攻击做武器。而某些加入“战围”者,其思维和动作似乎依然还停留在“孩童阶段”,对一件事情的发生,完全不问对错、不论是非,也不管事情的本质真相如何,只随个体的“情绪”和“喜好厌恶”起舞。
于是,“情绪”成了唯一检视的标准,唯一判别的依据,大家都习惯以自身的“情绪”来决定是非对错,造成真理不明、是非不分、价值混淆,理性已荡然无存。然吊诡的是,大家都习以为常,更是“共同追求”的一大趋势。这恐怕也是社会人心燥动,尤其是政坛和媒体乱象丛生的主因之一。如何与新闻媒体打交道、套近乎、拉关系,那些有“本领”的人,他们做得还是很成功的。
所谓“真理愈辩愈明”。真理会在争论和交流中愈辩愈明的前提,必定是根植于就事论事的思辩、根植于客观冷静的讨论,或说必须能彼此尊重包容,让双方获得充分的多元意见表达。回归到那真正的原点,吾人才真的有能力评断是非善恶,反之,依自我情绪作出的评断都是一种偏见!
经云:“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心”在动作上的表现是一种“分别”或说比较的行为,或是较量的含意,只要有接触互动,就会有好坏、优劣……就会产生我们比较喜欢什么、比较喜欢谁的念头,这只是一种认知而没对错,故与人交往能心宽量宏、相互尊重彼此的“口味偏好”也就相形的重要了。
因此,学佛人应该先做一个惜情念恩、守信重诺的义人──这无关乎悟不悟。修行人的心境有时也似天气变化一样“晴时多云偶阵雨”。所谓“学佛”,就是学习圆满的人格:学习阿罗汉、菩萨、佛陀的人格,当然更要信守人间的情义。换句话说,如果能够学习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就表示是向圆满的人格趋近了。
末了,谨以“菩萨的心量广大,知道一切善善恶恶都是无常的;观察一切众生皆是自己的子女一样,所以他不憎恶人。”与读者诸君惕励互勉,精进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