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无论文明如何发展,都离不开农耕。作为永续生活的要素,农耕活动可结合各种文化思想,成为有效、灵活的生活系统,甚至能解决现代民生问题。城市菜园Urban Hijau以朴门永续设计(Permaculture Design)为经营理念,期盼透过种植,赋予社区启动可持续发展生活的能力。
“菜园成立之初,我们只是想要证明自己有能力种出食物而已。”Urban Hijau总监伊凡(Irfan Mohamed)是城市废物管理专家,亦是声学工程师,早年在澳洲工作时曾接触到罗斯玛丽(Rosemary Morrow)的纪录片,对朴门永续设计有了初步概念。2014年回国后,他得知本地开设了相关课程,于是报名上课,并认识了同样前来参与课程、后来创办Urban Hijau的萨奇(Saqib Sheikh)。伊凡原本只想在家做一些简单的生活实践,而萨奇表示家里有一块空地,可用以履行课程上所学习到的知识,邀请伊凡加入。伊凡当时有工作在身,在一年后才加入团队。
照顾人类、照顾地球、照顾未来
“Permaculture”一词是“Permanent”(永久的)与“Culture”(文化)的结合。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种植方式,但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强调与自然合作,因此中心思想不是种植而是设计。简单来说,就是运用永续设计的方式来帮助改善生活,让下一代能永久地活下去。这个生活形式包含3大核心生态伦理:照顾人类、照顾地球、照顾未来,并且以12个原则作为朴门永续设计的执行原则。
伊凡解释,照顾人类指的是人类的生活;照顾地球是环境保护;而照顾未来其实与照顾地球连接,以空间规划、养土等方式来保护地球,建构永续的未来。“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能长期使用的种植系统,包括用堆肥养土、不栽种本不该长在相关地区的植物、不用含毒性的东西等。”
因为疫情,变身周日菜市场
市面上大部分朴门永续设计的实践,都与食物相关。伊凡表示,未来并非所有人都能得到足够的食物供应,永续设计以食物为主,是为了让人们能继续生存下去。创立Urban Hijau的两人皆不是来自种植专业,伊凡更调侃自己曾经是“黑手指”,种什么死什么,因此在上课之后希望能付诸实践,证实自己也能种出农作物来。“尽管上课时学习了很多种植相关知识,还有植物管理、不对环境造成额外负担的方式等,但这些都仅限于理论和指南,我们并不懂真正的种植应当如何。”
在种植成功后,两人开始将目标延伸——证明用这个方式能做到持续性种植。于是,Urban Hijau开启了周六市集,让民众前来参观、自行采收,再按重量计算价格。“一开始,到访人潮并不多,来的大多都是附近的居民。”伊凡说,当时并没有做宣传,只是定期在星期六开放给大家参观及购买蔬菜,并且乘机向他们介绍蔬果的成长过程,达到教育作用。直至去年因疫情关系,周六市集改为周日市集,形式也从自由采收变成类似“菜市场”的形式,以捆绑好放在档口的方式出售。这是搜集多方意见后所进行的调整,因为都市人大多繁忙,希望能买了就走,没有时间闲逛。“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来这里放松的,他们会要求我们预留一些蔬菜,先到菜园里走走看看,待要回家的时候再来领取他们的菜。”
展开试点项目 辅助社区落实永续耕种
从检视个人种植技术,到确定达成持续性种植,对Urban Hijau来说只是小试牛刀而已。在运作成熟后,团队决定开启第三个目标——启动可持续发展生活。“我们开始寻找需要帮助的社区,为居民供应农作物,同时也会帮助社区设立种植系统。”伊凡透露,菜园会与非营利组织合作,在社区寻找合适的土地设立菜园,并且为他们提供3个月的培训,直至第一次收成为止。“这3个月里,会教他们所有打理菜园的知识,包括种植方式、如何采收、如何策划需要种植的农作物等。社区菜园里一半的收成会提供给有需要的居民,而另一半则会出售,以获得足够的经费维持菜园。
“2018或2019年的时候,本地人的生活还过得去,而疫情来袭,大家都受到重创。我们选择的地区是在巴生港口附近,当地有许多人都是在港口码头工作,当进出口受到影响,他们自然也失去了工作,生活很艰难。”Urban Hijau已经与一个非营利组织达成协议,原本计划这星期到当地进行土地测量,开始打造温室,却因EMCO而不得不搁置。
他指出,巴生社区菜园是Urban Hijau的第一个试点项目,如若计划成功,将广泛地与各大非营利组织合作,可以打造社区菜园让当地人自给自足,或是送上农作物解决燃眉之急,按社区所需做出调整。“我们欢迎对此计划感兴趣的社区领导或非营利组织来联系我们,这样就能在各个地区设立永续菜园。”他直言,要在社区打造一个菜园并不简单,需要与当地组织不断接洽、建立了信任,并且了解了当地需求,才能做进一步的策划。“并非每个地区都可以做菜园,有的地方可能没有空地,他们只需要可以种在阳台的农作物,有的地方可能需要的不是农作物等,所以只能跟熟悉当地社区的组织合作,才能长久又有效地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将泥土养好,后续种植相对轻松
位于敦依斯迈医生花园(TTDI)的Urban Hijau占地0.6英亩,半数为土耕种植、25%为鱼菜共生,另外25%则为温室种植。询及为何不采用水耕种植法,伊凡说,水耕容易执行,但器材成本及电费不低,并非人人能负担;在空地上种植看起来麻烦,但仅是前期养土工作繁琐,只要将泥土养好,接下来的种植过程就相对轻松。“我并没有说水耕种植不好,它是城市种植的解决方案,但我们更倾向土地耕种,因为只要设计得好,就会有蝴蝶和蜜蜂来传花粉,是一种自然的农耕系统。”
朴门永续设计讲求的是善用生态结构与自然运行模式,来达到人类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形式。Urban Hijau主张采用自然的种植系统,就连养土也不例外。“自从加入Urban Hijau,我就变成身边朋友的顾问,大家都会来问我,为何自家的植物会这样那样…”伊凡指出,许多人误以为只要有空置的土地就能种菜,但往往种下去不久,植物就“死”了,殊不知种植有三大要素——健康的泥土、活跃的种子以及细心的呵护。
在城市开发的过程种,泥土已经流失了很多营养,需要经过泥土需要经过一番“滋养”才能种出植物。为此Urban Hijau努力制作更多堆肥,好让泥土有足够的营养供给。“我们的堆肥都是用香蕉皮和黄梨皮制成,附近的邻里也会把累计了一星期的厨馀捐给我们做堆肥。”如今因为正值EMCO,菜园暂停收取邻里的厨馀,仅收取小贩用剩的大量水果皮。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大家知道每个人都能种出食物。”虽然身边有许多人对种植有误解,但伊凡都不厌其烦地为他们找出“黑手指”的原因,希望他们能从中学习种植,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农夫。他认为这能解决粮食供应问题,无论是经济富裕或是面临失业、无收入的打击,也能让人们有足够的食物供应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