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事物总是特别吸睛,可爱的造型包子同样能让人爱不释手。造型包子导师叶贞美为了纪念父亲而开始接触包子,无意中找到做包子的乐趣与满足感,让她决定深入钻研,把造型包子打造成精细的艺术品。

“与面粉有关的烘焙食品我几乎都做过。”受母亲影响,叶贞美从小就接触烘焙,做起蛋糕或面包可说是得心应手。虽然这一个爱好并没有成为她的事业,反而选择投身广告设计领域,但她不曾放弃烘焙,一直精进技巧。“我不曾间断做烘焙,它还是持续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也会一直去上课自修。”早年盛行翻糖,她也加入其中,专注于翻糖蛋糕制作。

叶贞美如今已是本地知名造型包子导师,她笑言千变万化的造型包子还有很多还未探索的领域等待她去发掘。
叶贞美如今已是本地知名造型包子导师,她笑言千变万化的造型包子还有很多还未探索的领域等待她去发掘。

虽然早年就懂得做包子,但开始制作造型包子是因为父亲。“当时是为了纪念父亲,也为了证明给他看,我能照顾好自己,能把这些技能发展成事业。”父亲罹患癌症后,叶贞美选择离职,回家照顾父亲;而她原本擅长的翻糖蛋糕也就此搁置。发现父亲患病后无法吃糖,她也渐渐对糖产生了抗拒。虽然偶尔会做一些烘焙制品来卖,但父亲曾向母亲表示,对她的未来感到担忧。

父亲离世后,她在某次收拾物品时,找到父亲送给自己的蒸笼。本著纪念父亲的想法而物尽其用,她开始用蒸笼做包子。“做包子可以塑造许多造型,跟翻糖蛋糕相似,但两者需要的时间不同,做翻糖蛋糕需要更长时间。”她认为造型包子的制作时间虽短,但挑战性更高,从此爱上造型包子的多变。

包子会发酵 需限时捏好造型

“很多人以为做造型馒头比做蛋糕简单,实际上这个(造型包子)的成功率更低。”有别于做包子,造型包子或馒头的尺寸小,细节多,就连火太大、锅子太小、滴水问题都会引致失败。“尤其在做造型的时候,手脚要够快,需要在包子完成发酵前做好造型。”她指出,包子会发酵,不能像做翻糖蛋糕般慢条斯理地做,而需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如此包子才不会发酵过度,影响口感和味道。

刚开始接触造型包子时,叶贞美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摸索其中窍门,包括面粉牌子、酵母用量、天气影响等等。“你知道吗?包子的发酵时间会随著季节改变,在本地12月和1月做造型包子的发酵时间是不同的。”她笑说,自己之前也没想过在四季如夏的马来西亚也会遇到这样的温差问题。

她表示自己是完美主义者,决定深入钻研一件事,总会不达目的不言弃。“最高纪录应该是同一款包子做了40多次吧!”当时还是新手的叶贞美一直不明白为何自己做的造型完好无缺,但成品出炉后,总会出现黑痕,因此她反复实验,从面粉到发酵过程都一再研究,后来才发现自己在判断发酵程度时捏得太用力,导致造型出现裂痕。“其实只是小‘眉角’,但我用大力去解决它。”

“做造型包子并非每一锅都能成功,很容易让人崩溃、沮丧。”造型包子需要掌握好造型、发酵时间、环境等各种因素才能做到理想中的效果。叶贞美坦言,在重复失败10次、20次后,自己的内心一样会崩溃,因此心理崩溃前会先将失败之作放下,尝试做其他有把握的作品,调整好心态后,隔天再继续研究。她笑说,手机里存著《Fight Song》这首歌,每每遇到挫折就会播给自己聼,鼓励自己越战越勇,对她意义重大。

制作造型包子除了要有一巧手,还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承受得起多次的失败,才能做出一笼完美的造型包子。
制作造型包子除了要有一巧手,还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承受得起多次的失败,才能做出一笼完美的造型包子。

从钻研技术到教学 不断挑战自我

叶贞美在做好造型包子后,都会将成品上载到社交媒体与朋友分享,却意外吸引不少亲友询问她是否愿意做教学,于是她更加努力精进自己的技能,希望能在教学前让自己达到导师等级。“开始教课前为了确保每一个款造型包子都能成功,我每天从睁开眼睛到睡前都一直一直在做包子,务求做到万无一失。”

“我是那种能躲在角落就躲著的人,开班授课对我来说其实是很大的挑战。”她笑说,自己不擅社交,因此在做出教学的决定时,内心其实充满忐忑与挣扎。为了确保自己上课时能顺利与学生交流,她还特别在教课前线写了脚本,预先练习见到学生时该说什么,课堂上的流程等。

她分享,自己刚开始教学时,讲话不够完整,导致一些学生不断追问问题,尔后才慢慢从这些问题中理解理出一个所以然,了解是自己讲解得不够细腻。“现在我已经知道他们会问什么问题,也知道怎么清楚地表达我的意思。”

既然有社交心理障碍,为何同意开班授课?叶贞美说,她想将造型包子推广给更多人认识,同时也想挑战自我。“做造型包子若没有人从旁教导的话,就只能不断地从错误中学习,需要花很多时间慢慢摸索。”

深知学习时遇到问题却没人能请教的痛苦,她希望自己的课程能让学生们少走一些冤枉路,也能在迷茫的时候能有一个人能依靠,她开放让学生们在课后回家练习时,可随时发问,用经验为他们解开疑惑。“毕竟做造型包子是会收到许多因素影响,并非这次成功,下次一定能成功。”

她直言,学生们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前几次成功,后来用同样的方式却面临失败。这个时候一般会请学生换掉面粉,那是因为面粉不新鲜了。“很多人不知道,面粉也分新鲜与否,面粉收太久、收藏的方式、天气太热或潮湿,都会影响面粉的质量。”

要判断造型包子是否已经达到发酵巅峰需要有时间和经验累积而来,发酵太少或太多都会影响成品的外形及口感。
要判断造型包子是否已经达到发酵巅峰需要有时间和经验累积而来,发酵太少或太多都会影响成品的外形及口感。

“造型包子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发酵的中间点。若是时间拿捏得好,就能达到大家所说的‘零毛孔’和‘水光肌’。”不过,这并非易事,叶贞美直指这是需要时间和经验才能做到的事。“以前我做好造型后,还在等发酵的时候,会一直猜它到底已经达到发酵巅峰了吗?这个手感可以吗?”她认为这是所有做造型包子的人必经的过程,不过若学生已经有了做普通包子或馒头的经验,打好基础,能更容易在制作造型包子时掌握到其中诀窍。

“失败十几二十次是很正常的。”她建议想要尝试做造型包子的新手先调整好心态,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并且要确保自己能持续练习。唯有练习,才能让原本看不见的盲点及问题浮上水面,也能与制作包子的环境及器具磨合得更好。

她指出,上课的地点与学员家里的环境会有不同,器材也不一样,回家后需要勤于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制作方式。当然,还需要眼明手快才能在包子达到发酵巅峰前将造型做好,送入蒸锅。“一般我会建议学院用冷牛奶、在厨房里开冷气或减少酵母的用量,以减缓包子发酵的速度,为新手争取更多做造型的时间。”因此,她认为只要做到以上三点,所有新手都能做好造型包子。

金鱼造型包子是叶贞美目前最爱的作品。
金鱼造型包子是叶贞美目前最爱的作品。

不甘平凡 打造可爱包子造型

“不甘心让食物单调呀!”艺术背景使然让叶贞美喜欢将艺术元素加入食物里。每一次做造型包子,她习惯先绘出草稿图,将想像中的图形画出,在制作的时候再随著心情和手感改造。她笑说自己总有天马行空的设计,虽会失败,但成功的例子也不少。

她最爱的鱼造型包子便是源于家里墙上挂著的画。“当时我在构思下一个造型,恰好看到墙上这幅画里的金鱼。”红白相间的鱼儿嘟起嘴,像是喂食时张开嘴吃鱼食般,拟真又可爱。她指出,这款金鱼算是她天马行空的造型,成果却意外让人满意,称得上是得意之作。

寿包造型包子做工繁琐,柏树与鹤的组合都需要一个个拼上去才能成型,若非眼明手快之人,可能无法在包子达到发酵巅峰前完成。
寿包造型包子做工繁琐,柏树与鹤的组合都需要一个个拼上去才能成型,若非眼明手快之人,可能无法在包子达到发酵巅峰前完成。

造型包子在许多人看来是以造型为卖点,但对叶贞美来说,造型的难度仅占一小部分,唯一一个让她觉得较为挑战的是做工繁琐,需要眼明、手巧的寿桃造型包子。由于柏树及鹤的细节较多,制作的时候需要更为细心,将树枝一根根地贴上去,才算完成。偶尔,叶贞美也会研究新的造型做法,包括制作如翻糖般立体的造型包子。

如今,叶贞美也在业界闯出一个名堂,在疫情前已经到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地进行教学,而原本已经纳入行程的迪拜和菲律宾则因疫情而展延。她透露,为了家人的安全,目前仍以网课为主,更开始经营自己的优管频道,分享造型包子教学。问她有没有还想挑战的范畴,她则表示造型包子千变万化,如今仍深深着迷其中,未想涉足其他领域。

面子书 | Instagram 

【影片】巧虎造型包子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让传统戏曲再次走进人群 粤剧演员林铸良:再难也要演下去

人物访

新年期间,各大商场总会应节做出农历新年装饰。有别于一般红彤彤的布置,吉隆坡Intermark Mall换上与中华文化相关...

阅读全文

69年老字号叮叮糖 传统手艺承载回忆

人物访

今年86岁的郑金华是芙蓉郑记叮叮糖的创办人,卖了快70年的糖,他笑说,自己和小孩们的关系就像是苍蝇见到蜂蜜,只要听到他沿...

阅读全文
黄依雯创建了“小Teh冰 不一样的勇敢日记”面子书专页,分享孩子的成长点滴,也借此普及食管闭锁及川崎症的知识。询及孩子外号的由来,她说:“因为怀他的时候很爱喝Teh冰!”

5岁男孩历经多个健康危机 “小Teh冰”不一样的勇敢日记

人物访

每年农历新年,大人们对于小孩们的祝福不外乎“健康长大”,但并非每个孩子都能够顺利地健康成长。今年5岁的“小Teh冰”自出...

阅读全文

【家厨】化去微酸添茶韵 来做普洱茶酸面包

人物访

在许多人看来,酸味面包只是其中一种面包,但周玉容看到的却是营养。从酸面包开始,周玉容接触了酸面包营养学,从中了解它对肠胃...

阅读全文
“社区聆听活动”是在公共场合摆放几张椅子,提供社会大众有需要人士一双耳朵。

自我探究解答疑惑 林铭正的“十万个为什么”

人物访

“为什么小学的食堂会选择售卖炸料?”“为什么华小经常需要办筹款活动?”“为什么日本文化会那么比较注重细节?”“为什么他会...

阅读全文

【家厨】培养酸种,等待花开 花瓣面包比赛,让新手完成自我挑战

人物访

无论在什么领域学习,实战经验是最能让人迅速成长的方式。马来西亚天然酵母面包(Sourdough Support Grou...

阅读全文
陈芊蔚分享自己从小到大都未曾剪过短发,一下子剃了光头,后来她也渐渐适应,甚至玩起了头巾时尚,“大多女性都爱美,我也一样,但我发现了没有头发的漂亮之处。”

“癌”过,是创业源头 陈芊蔚创立有机卫生棉品牌

人物访

“在得癌症之前,我没把健康放在第一位。”陈芊蔚(Malisse Tan)在诞下第一胎女娃后,确诊霍奇金淋巴癌第二期。患病...

阅读全文

从快节奏到慢生活 王宝祥骑脚车卖咖啡

人物访

“走!去Kapihappys喝咖啡!”Kapihappys不是门店,也不是档口,而是脚车咖啡馆。老板王宝祥每个周末都会把...

阅读全文

因为有缘人的善意 Uncle Winson烧面包终于“有瓦遮头”

人物访

还记得在半山芭综合商业广场(ICC Pudu)附近卖肉干面包的安哥吗?最近他搬进一间名为“六叔碳茶”的店铺里,有人以为他...

阅读全文

【家厨】工序繁复耗时 蔡秋诗挑战高难度Panettone

人物访

提起圣诞节,大家或许会想起圣诞主题自助餐或是圣诞树桐蛋糕。然而,圣诞美食并非只有这两种选择,在西方国家,不同地区有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