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肯定这些大学生在独立广场的“占领”动作,展现顶撞体制,大胆提出诉求的勇气。会闹事的大专生,是理想主义的一群,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若象牙塔内的小草只懂得啃书,毕业后仅是职场的一颗小螺丝钉,随时可被取代。缺乏思考、辨析能力,没有与社会脉搏一起跳动的大专生,充其量只是一位拥有高等学府文凭的罐头学生。
占领独立广场的学生,要求免费大专教育和废除国家高教基金。这是很好的议政空间,支持和反对双方可提出例子和论述,以数据道理辩驳。
某些主流报章不约而同轮流刊登一张光头女生抽烟的照片,甚至指出“胡士托”(Woodstock),隐晦地将60年代胡士托音乐节期间的酗酒和毒品,甚至淫乱等负面事件与它扯上关系。
早前的60黑衣人硬闯破坏,学生们为安哥预留帐篷。这边厢面对流氓袭击,另边厢则和舆论交战。他们经历许多,也一夜长大。
惟,我们还未看到深入透彻的分析。现阶段的聚焦点离不开“欠债不还钱”(不道德)、“拿钱不读书”(不争气)、“读书拿不到钱”(不公正)和“纳税人埋单”(不公平)等。
坦白说,起初我也陷入盲点中,未能抽丝剥茧看待这议题。这并非还钱或废除就能解决的问题,背后牵引出许多争议,绝非PTPTN单一问题,制度缺陷导致1997年成立至今的PTPTN病入膏肓。
高教部估计,PTPTN的财政赤字在8年后(2020)飙升至460亿令吉,占2012年财政预算案2328亿令吉总拨款的20%。
这不是小数目,还不包括约9万毕业生因没偿还贷学金而列入黑名单无法出国者。当局多次表示,将检讨和重组贷款与回收制度,可是无奈效果不大;就算把行政费(利息)从5%调低1%也没明显提高回收率。
高教基金局的贷款水龙头不断开。成立初期的5年(1997-2002)由政府提供资金;喘不过气后,改由向雇员公积金局、退休信托公积金局和商业银行借贷,并缴付5%至6%利息。
倘若回收率欠佳,影响公积金局的派息率,养老金变相缩水,影响晚年生活,须尽快填补这个财政黑洞。
一批又一批毕业生成为债奴,无法或不愿偿还,政府是否了解背后的原因呢?有新出炉的对策吗?
公正党推出替代方案,以中止大道合约省下的每年50亿令吉,进行约30亿令吉的免费高教开销。也有人提出以国油的钱先解燃眉之急,尔后才大刀阔斧重整,落实免费(相对免费)的高教制度。
非常期待朝野和正反双方,把“百亿令吉贷款”视为针锋相对的舌战题材。这是超越占领的意义,也是沉淀后的思考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