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主播,是近几年来开始出现的一个名词,指的是那些以动漫等二次元形象出现,不展示自己真人样貌的直播主。为了区别他们与那些传统的真人直播主,故称他们为虚拟主播。虚拟主播开始受到关注,也和日本方面的文化推广有一定的关系。最早开始活跃的虚拟主播,是来自日本的“绊爱”(Kizuna Ai),她和其他几位虚拟主播如未来明(Mirai Akari)、辉夜月(Kaguya Luna)、电脑少女Shiro和猫宫(Nekomasu)成为了虚拟主播圈子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存在。
在他们之后,虚拟主播如雨后春笋那般发展起来,也出现了专门经营虚拟主播的经纪公司如经营HOLOLIVE的COVER和彩虹社等。随著时间的发展,加上天时(新冠疫情导致居家办公)等的助力,使得虚拟主播在近些年进入了黄金时代。有些人认为,虚拟主播之所以可以成功,和疫情导致人们无法外出有关。但在后疫情时代,虚拟主播的热度虽说多少有些减退,但还没有到衰败的地步,反而稳定下来了。这一切似乎在暗示著,虚拟主播有了自己的粉丝群和基本盘,逐渐摆脱次文化的标签,开始进入主流的视野。
如何证明虚拟主播已经开始进入主流视野,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他们开始进军各个领域,甚至是某些主流领域如乐坛等。当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有HOLOLIVE的星街彗星,她以专辑《Still Still Stellar》成功打入主流音乐的排行榜,如ORICON和BILLBOARD 等,也成功让更多人认识了她,开始在主流音乐圈子有了一席之地。实际上,不只是星街,也有不少虚拟主播成功打破了众人的偏见,在音乐以外的领域发光发热。
这也就宣告了虚拟主播黄金时代的来临,也对传统的真人式直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虽说虚拟主播如此发光发热,但这个行业背后,依旧有不少的隐患存在。
虽说虚拟主播处在黄金期,但并不是所有虚拟主播,都可以在这条道路获得成功。要在这一行获得成功,基本都需要有资本在背后支援。因此,那些有著大公司撑腰的虚拟主播,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联动机会等,比起那些独自经营的“个人势”主播,有更多的曝光度,也更容易成功。这也是为何大公司如HOLOLIVE、彩虹社乃至欧美的 VSHOJO支援的虚拟主播,基本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收获大批粉丝群,成功打响自己的名号。
但这也只限于那些虚拟主播已经被大众所接受的国家,如日本、韩国、印尼、美国等。若是那些虚拟主播行业尚未成熟的国家,如我国马来西亚,因缺乏成熟的资本和公司来经营虚拟主播团队,基本都会被外国著名的虚拟主播抢占了本地市场,使得本地的虚拟主播难以熬出头。
同时,虚拟主播也不只是一味地模仿其他著名的虚拟主播就可以成功,他们需要成功的关键,就是有自己的特色。比方说,HOLOLIVE的狮白牡丹就是靠射击游戏起家、彩虹社的月之美兔则是以其大胆的谈吐作风,迅速吸引了众多粉丝的支持。而这也给予了想要成为虚拟主播的新人,尤其是“个人势”主播们在发挥上的局限。由于他们没有任何公司资本为他们设定该走的路线,若他们的风格和某位著名的虚拟主播过于相近,他们可能就会被视为模仿者而已,被认为没有自己的风格,自然难以晋身虚拟主播的主流行列。
此外,虚拟主播打破传统,可以让主播的“中之人”无需直面观众,就可以进行直播,大大减少了他们的压力,从而让那些不喜欢面对观众的直播主,也有了发挥的馀地。但这些“中之人”也不一定会一直选择以虚拟主播的身份直播下去,有者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主动或被动引退。当中的原因可能就有和公司路线不同、和公司出现法律纠纷、甚至是无法承受虚拟主播身份带来的压力。
市场饱和
这就使得虚拟主播的粉丝在支持他们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自己喜欢的主播突然宣布引退的消息,导致粉丝们的错愕和悲伤。而且,也不可以认为只要虚拟主播有热度,就可以一直直播下去,毕竟连全球粉丝最多的虚拟主播,HOLOLIVE的古拉(GAWR GURA)也因为自身的原因,宣布引退。这就代表了任何一位著名的虚拟主播,在某些节点上,也可能会因各种因素宣布引退,并没有越多人支持就能一直直播下去的说法。
与此同时,虚拟主播市场在越来越多资本加入以后,开始出现了饱和的状况,也就是有越来越多虚拟主播开始获得公司资本的支援,成为“企业势”的主播。这也让那些不靠公司的“个人势”主播,更加难以获得粉丝的支持,毕竟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获得和“企业势”虚拟主播一样的资本,自然会被对方全方位地压制,难以成为知名的虚拟主播。这也就昭示著“个人势”主播将会不断地被边缘化,观看他们的人数和支持他们的粉丝,都只能局限在微小的人数,无法让他们再更进一步。
这也代表虚拟主播的市场将会全面地被资本所掌控,大多数的市场占比,将会由几家著名的虚拟主播公司如HOLOLIVE、彩虹社、VSPO等占据,非公司的虚拟主播,将难以从一众“企业势”的虚拟主播中突围。
总的来说,虚拟主播这个新兴行业,正在经历他的黄金期,也将吸引不少人投身于该行业中。但虚拟主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了,任何问题都可能导致一位虚拟主播的 “毕业”或是衰退,使得不少虚拟主播的职业寿命不会太长。
同时,大规模的企业资本入驻,也让他们的虚拟主播资源,基本都集中于和公司合作的虚拟主播,使得非公司的虚拟主播陷入困境。因此,他们能否成为一个有持续性,可以长久发展的行业,还得看资本能否持续地投资他们,同时发展更多新的虚拟主播路线才行。若只是守旧化,不考虑任何创新,那么虚拟主播将再难以进一步,成为一个更多人认可的主流文化。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