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表姐跟我同年,她已经念完中学,明年就要去念大学学院了,我还只是高一而已”一个十五岁的初三学生在学期末这么跟我说。再加询问,原来他表姐是在私立学校念书,利用三年时间完成了等同于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的国际中学教育普及证书(ICGSE)课程。
所以我这位学生明年16岁还在高一准备高二的SPM考试时,她同年的表姐已经踏入本地大学学院进行普通教育高级程度证书(A-Level)或是大学基础班(Foundation)课程,在他高二考获SPM的时候,她表姐已经完成A-Level,进入大学学位就读,在这个情况下,他身边长辈们都觉得他表姐很优秀,比所有同年级的都快,让他心中有苦说不出,觉得进入独中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当初应该跟表姐一起到私立学校更好。
随著国际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普及化,由英国剑桥大学创立,针对14至16岁孩童的国际中学教育普及证书(ICGSE)课程也逐渐被大家熟悉,成为很多家长对孩子生涯规划的新选项,而在马来西亚似乎也成为一种快速升学的想像。
根据ICGSE课程要求,学生只要考取至少5科核心课程,就能够获得相等于SPM同级的毕业证书,因此尽管剑桥大学所开设的ICGSE课程科目高达70馀科,但本地私立学校只锁定让学生报读5个核心科目即可快速有效率的方式让孩子在两三年内完成考试所需要的课程内容并参与考试,做到比独中、国中更短更快完成中学课程。
在这个凡事说效率,讲求更快速更短时间达到目标的时代,私立学校的课程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此也使得很多家长趋之若骛,纷纷将之视为最好最有效率的中学课程。
如果实行三年完成ICGSE课程的私立学校象征轻松高效率是一个大家能够接受的卖点,那奉行六年独中统考教育,甚至同时采取统考和SPM的双轨制的独中又该如何与其竞争?这也是私立学校成为今天独中教育最大竞争者的原因。
私立学校让学生专注5个科目的学习,并且确保孩子们三年内完成课程,而独中生在初中必须要报考8科,高中也还要报考高达8至9科(更有高达10科的考生)。如果是高二还要考SPM的双轨独中生,更是面对三月考完SPM,六个月后再考高中统考的巨大挑战(疫情后SPM考试时间从原本的十一月延迟到隔年二月开始,而统考则维持在每年十月份主办)。
或许独中教育可以借镜私立学校的模式,在发展一套私立学校无法做到的学校本位课程,推动学生的人格素质与品德教育的同时,思考如何做到学习与考试分开,以达到降低学生的考试压力,从而在这个大环境下走出一套全新的独中教育系统,以对应整个大环境的变化,才能够做到百年树人的教育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