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行决定升息25个基点,将隔夜政策利率从1.75%调高至2%,究竟是受到国内经济复苏推动,还是国际经济体系情势所逼?
综合目前市场意见,受制于后者的可能性较高。
尤其在本月美国联储局宣布加息两码 ,创下22年来最大一次升息记录后,还暗示年内会继续稳定加息,以抑制美国迅速窜升的通膨。
要知道,目前已是典型地球村时代,所有国家经济越趋向一体化,每个经济体的兴衰都多少会影响他国的经济运作。而这次联储局大幅度升息并不只是纳入本土的经济考量,也肯定考量全球经济复苏的展望。
这次会下重手,暗示著大部分国家可能都已摆脱疫情困扰,重新投入正常的运作轨迹,短期内全球经济可能出现过热情况,因此才希望透过升息来抑制经济强势复苏的步伐。
但无论是受到外围影响或是内需推动,西方各国都已踏入升息周期,大马的升息路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尤其在长达2年的疫情期告一段落后,随著政府一系列解禁措施,可见国内各种经济活动陆续复苏,百货价格齐涨,通膨如猛虎出笼,预计隔夜政策利率在未来两年内将回到疫情前的3%水平。
只不过,目前的升息情况并非是过往典型的路数。
停滞性通膨风险
要知道目前许多货物价格攀升的缘由,还包括过往罕见的战争因素。乌俄战火未歇,中国也因动态性清零政策持续锁国,这些都是全球粮仓以及原料的主要出产国,当供应链持续受到限制,促使全球原料价格维持高档强劲,却正好目前碰上疫情后刚复苏的情况,因此也引发许多人担心这一波属于“停滞性通膨”风险。
这是市场目前最担心的部分,尤其眼前的通膨并非因为购买力推动,而是受到价格上涨的影响而攀高。假如此刻的经济复苏数据都只是假象,数据背后都是许多不健康的微观因素所促成,那国行此刻的升息可能打击好不容易有起色的经济复苏步伐,导致原料价格推动的通膨不但无法压下来,也连累许多家庭的财务负担增加,最后可能掀起家庭债务违约的恶性连锁反应。
不过,若国行不升息,接下来也会面对另一波经济危机。在最新一波全球升息潮中,马币兑主要货币已经陆续贬值,尤其是兑美元已经跌破4.40关口,连带导致许多进口商品价格攀涨,并可能酝酿另一波的外资撤离潮,这些也是国行左右为难的调息痛点。
最尴尬的是,在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后,国行尝试要提高国家储备至安全健康水平,但积累幅度始终不如其他国家的成长步伐。截至今年4月29日,国行的国际储备高达1125亿美元/4939亿令吉,远逊于新加坡的5800亿美元/2.5兆亿令吉之馀,也比不上泰国的2450亿美元/1.07兆令吉。
因此,国行升息的目的与其说是抑制通膨外,倒不如说是希望让马币争气,不至于太快贬值,以缓和进出口贸易所引发的各种次级经济效益。如果不是这样,未来一年一餐经济饭分分钟可能超过10令吉。
升息已经是势在必行,但碍于疫情刚复苏,市场各种经济活动仍谨慎观望之馀,目前还要看全球大国的升息脸色及如履薄冰的国际外交关系。各种贷款利率提高,原料价格持续攀涨,在这种充斥不稳定的情况下,与其持续想著疫情后要如何犒赏自己,倒不如小心规划未来两年升息后的新环境。
这波新挑战,分分钟都不输给疫情时的艰辛与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