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的半山芭大巴刹,是所有老吉隆坡的集体记忆。

“半”本义指一半,“半”字带头的地名不多见,吉隆坡的朋友不可能没到过半山芭(Pudu),然而却未必知晓森美兰日叻务的半芭新村(Ladang Jelebu),以及霹雳峇眼拿督还有个半港渔村(Hutan Melintang)。

森美兰日叻务县府瓜拉克拉旺(Kuala Klawang,华民昔称红毛楼),往知知港(Titi)前约莫一公里即是半芭新村所在。英殖民紧急状态之前,一批华民矿工与农工聚居在今玛拉理科初级学院(Maktab Rendah Sains MARA)一带,虽然前方即是公路,背面却是一片大芭,职是之故华民称之“半芭村”。1950年组建半芭新村,由于地点原属英资园丘Jelebu Estate,半芭新村官称便唤作Jelebu Estate New Village。

话虽如此,村长黄爱兰告知,华民仍沿用旧有之称呼,只是把“半芭村”改成半芭新村。知知港地区华民主要为客家方言群,半芭村民亦如是,村民则多半姓黄或姓萧。新村不大,约莫百户,排列成“二字形”,合共四排村屋。资深文史工作者刘崇汉告知,1864年知知港萧官姐联合同宗乡亲,集资在半芭“红岭岗”开采锡米,时来运到射出了“鸡乸湖”(客家话俗称之锡米仓)而致富。当年的红岭岗,即今知知花园(Taman Titi)。

邻近知知港的半芭新村,19世纪开锡矿挖出“鸡乸湖”(客家话俗称锡米仓)而扬名。
邻近知知港的半芭新村,19世纪开锡矿挖出“鸡乸湖”(客家话俗称锡米仓)而扬名。

根据刘焕然1935年《英属马来亚概览》,原来霹雳太平1874年开埠之初亦曾被称作半芭,因镇内有一片矮树林之平坡故名,其时市况不如邻近的村镇峇东(Matang,现称马登)、新港门(Kamunting,现称甘文丁)繁荣。

霹雳南部的半港与安顺(Teluk Intan)相距不远,至少在19世纪末已然形成,1890年下霹雳代理警司Cecil Wray便在霹雳政府宪报提及半港,惟英殖民称之Utan Melintang而非Hutan Melintang,英殖民留下的文献皆是没有H音的Utan Melintang。马来文地名大意为“横置的森林”,与中文地名“半港”大相迳庭,一个关乎森林,一个关乎渔港,森林与渔港反差未免太大了。

半港位处安南河(Sungai Bernam)畔,这条河是霹雳与雪兰莪的分界线。由于半港仅占据安南河的北边,故华民便以“半港”为地名,隔邻则是另一渔村“四条港”(Bagan Parit Empat),半港对岸为雪兰莪最北部的渔村新沟港(Bagan Parit Baru)。20世纪初半港之名已见诸报端,1934年中文报提及半港离峇眼拿卓(Bagan Datoh,现称峇眼拿督)三英里,有亚答店铺十馀间,全为华民经营各种小商业,亦创有华侨公学一所,日夜学生约50馀人。

然而半港早年鲜为人知,中文报多音译成美连登,或乌丹美连登,甚至乌丹不灵登,直至独立后半港之名才广泛通行。由于安南河口宽阔,半港1920年代即是下霹雳及雪兰莪北部渔产的转运站,至1960年代半港捕鱼业及海产加工业冒起,论渔船数目及鱼行规模现已成霹雳最大渔港。

下霹雳半港渔村,论渔船数目及鱼行规模现已成霹雳最大渔港。
下霹雳半港渔村,论渔船数目及鱼行规模现已成霹雳最大渔港。


森林的半路

来吉隆坡谋生的外坡人,对半山芭的第一印象,想来不是半山芭监狱(Pudu Jail)就是富都车站(Puduraya)了,老吉隆坡则认为半山芭老巴刹方能代表半山芭。对于我们这些曾在吉隆坡上学,并在半山芭大华戏院前转车的一辈,大华戏院、星光戏院、京华戏院才是我们的集体记忆。

兴许很多人不知晓,马来文Pudu是一种乔木的名称。早年,英殖民把Pudu拼写成Pudoh,英殖民留下的文献也尽是记之Pudoh而非Pudu。中文地名显然源自粤语Pun-shan pa,惟最初写法未必就是“半山芭”,英殖民官员菲尔斯通(H. W. Firmstone)1905年便记之“半山吧”,但其英文又解说half way to the jungle,意即森林的半路。1923年谭里夫《南洋埠名》、1935年《侨民学校调查录》皆记之“半山巴”,20世纪初中文报也确有这个写法。

2013年Yat Ming Loo则把半山芭解说为half jungle road。其实,森林的半路也好,半森林之路也罢,似乎未能确切解说半山芭之意。山芭,指丛林或山地,也写作山巴或山笆,一般指远离城市的乡野。吉隆坡最初市中心在茨厂街一带,离开茨厂街已是人烟稀少的地方。温故知(庄之明)1984年《吉隆坡华人史话》便称,半山芭原是山林草莽,蛇鼠纵横之处,华民先辈为寻找锡米而逐渐开发了半山芭(离半山芭不远的何清园曾是矿场)。

一张英殖民1895年吉隆坡地图,便把半山芭标志为“广阔的沼泽地”。可想而知,当第一批华民在此落脚,感觉犹如在半个山芭中生活。Jalan Pudu是贯通半山芭的大路,当初英殖民安路名直截了当,Pudoh Road(昔称古路律,现称富都路)即是市中心通往半山芭之道路,而今Jalan Pudu与巴刹路(Jalan Pasar)、新街场路(Jalan Sungai Besi)衔接的十字路口,早年曾是华民开辟茶园之地,而邻近武吉免登路(Jalan Bukit Bintang)则为一片胶园。

老吉隆坡应该还有印象,华民又把半山芭唤作三条石,原来昔日陆路交通尚未发达,从市中心茨厂街走路到半山芭约莫三英里。1891年开始兴建半山芭监狱(现已拆除),张集强博士、Lam Seng Fatt皆称,半山芭监狱是建在Pudu Village(半山芭村落)原址。1879年在巴刹路设立的锺万仙师庙,应可推断1870年代半山芭已有华民立足,Pudu Village或是半山芭最初聚落,后来被迫迁至现今巴刹路一带?

除了半山芭一名,Pudoh还有一个比较优雅的称呼,1928年林穆群《马来半岛商埠考》,1928年徐雨郊、高梦云《南洋四州府华侨商业交通录》,1938年张礼千《英属马来亚地理》皆记之“普渡”,1939年潘醒农《南洋华侨便览》则记之“普都”。但无论普渡、普都或富都,老吉隆坡至今依然称之半山芭,完全不介怀这个“草根”地名。

除了吉隆坡半山芭,原来森美兰芙蓉也曾有半山芭。拉杭(Rahang,昔称拉坑),中文地名原称“泉沟尾”,距离芙蓉约莫一英里,由于店铺新旧参半,还有若即若离的亚答屋,当年乍看像是吉隆坡的半山芭,二战前更曾被喻为“芙蓉半山芭”,但没有吉隆坡半山芭的热闹,这个称号随著发展的脚步也渐渐消逝了。

外坡人初到吉隆坡,对半山芭的第一印象即是半山芭监狱(现已拆除)。
外坡人初到吉隆坡,对半山芭的第一印象即是半山芭监狱(现已拆除)。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女子长期美甲指甲长“三叉戟” 医生一看:赶紧切除!

阅读全文
档案照

传Dyson精简大马业务 两只代工股股价受惊!

阅读全文

泛婆大道休旅车与皮卡相撞 8人丧命2人受伤

阅读全文

河水上涨39师生受困溶洞 终获消拯员解救

阅读全文

跳舞就有免费咖啡

阅读全文

司机不耐烦 双向车道超车

阅读全文

覃勓温:也谈《我们的方志:走进历史的田野》

名家

笨珍培群独中人文史地学会(简称学会)以“营造乡土人文关怀为己任”。他们致力耕耘地方历史,悉心考察风俗习惯,颇具史家情思。...

阅读全文

黄瑞泰: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

名家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教育工作者热衷于向中国、台湾等地取经,个人最早有印象的是上世纪末在董总的引进下,被大家奉为圭...

阅读全文

郭朝河:清明祭拜,男女有别?

名家

有件事适合过了才能平心讨论。 上个月过清明,我可是兴致勃勃赶回家乡准备扫墓。毕竟隔了两年无法清明,今年难得可以趁疫情趋缓...

阅读全文

谢诗坚:台湾不应成美国政治棋子

名家

在今年2月爆发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就有舆论提及下一个目标可能会是中台开战。除了在4月份台湾突然发生电视台误报台海开战而又...

阅读全文

陈海德:“大帐篷”的省思

名家

公正党党选愈演愈烈,近期署理主席候选人拉菲兹祭出的反“大帐篷”(big tent)论已进入发酵,引发党内各种争论与回应。...

阅读全文

张孝仪:被忽视的监狱改革问题

名家

随著5月1日起,我国迎来了防疫SOP大松绑的实施,让民众能局部恢复疫情前的生活方式。国人逐步恢复疫情前的生活是件好事,但...

阅读全文

孙和声:时代与思潮──从五四运动谈起(下)

名家

大体上言,1920年代后,左翼思潮便逐渐壮大起来,连孙中山本人也以学习欧美转向以俄为师,主张容共联共,而马克思列宁主义本...

阅读全文

冯振豪:敦拉萨的“建国大业”

名家

在首相敦拉萨执政之下,马来西亚在1970年开始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改变,东姑阿都拉曼所立下的基础均被拉萨政府的整顿计划淹没,...

阅读全文

孙和声:时代与思潮──从五四运动谈起(上)

名家

五四运动是指1919年5月4日,北京师生发动的一场示威游行活动,其目的在于反对一战后的巴黎和平会议承认日本可以接管德国在...

阅读全文

陈锦松:509,不可抹杀的印记

名家

以巫统为首的国阵过去统治了马来西亚60多年,一直是我国政治的领头羊。对于2018年509选举的改朝换代,一些人仍然耿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