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2020年人口调查报告,在2940万的公民人口中,有63%的人口是穆斯林;18.7%是佛教徒;9.1%是基督教徒;6.1%是兴都教徒;其他宗教信仰者占0.9%,而无宗教或不清楚本身信仰者占1.8%。
佛教徒占18.7%是我国第二大宗教。从族裔角度看,这些佛教徒是以华族为主,只有很少部份不是华族。又根据中文维基百科,2010年大马华族中,有83.56%是佛教徒,11.05%是基督教徒,3.4%是道教/中国民间信仰,0.66%是穆斯林,0.23%是兴都教徒,其他宗教占0.13%,而无神论占0.95%。这个数据相信源自统计局的资料。
华族中有83.56%是佛教徒,而道教/民间信仰仅占3.4%,相信绝大多数华族会觉得这些数据不可思议。试问阁下的亲朋戚友中有多少是名符其实的知、信、行、诚的佛教徒?
无疑近20年来,来自台湾的人间佛教如慈济功德会、佛光山、法鼓山等,确是在大马华族中发展颇快,只是,若说有83%是佛教徒那就未免过于夸大。会出现这样的数据应是人口调查员不清楚华族宗教信仰的复杂性或受访者本身随口随意答说自己是佛教徒。
从一般华族的实际生活经验中来看,多数华族应是中国民间信仰者或民间宗教信仰者。所谓民间信仰者是指没有组织的民间信仰如拜天公(即玉皇大帝);拜三官(天官,地官和水官)中的天官(即天官赐福中的天官)或一般意义的拜神,或许也可称之为拜神教,而这个神则是多元多样,各具特定职能的神,如灶神,土地神或各方言群的主流神,如柔佛古庙便供奉五尊各方言群的神(潮州、广府、闽南、海南和客家等五族共和)。
据此而论,民间的信仰本身便是多重信仰,而有组织的民间宗教如一贯道,德教,三一教本身也是多神信仰,他们是孔子、老子、佛祖都拜的,以德为教的德教甚至把耶苏与先知默哈默德也纳入其中。
三教同源
因此,若说华族信仰中,道教与民间信仰或民间宗教仅占3.4%那显然是不靠谱的。若说华族有83%是民间信仰或民间宗教信仰者反而较有点靠谱。
之所以,不说多数华族不信佛教,而是佛教已融入华族的一般信仰中,如早年宋朝(11世纪)时,中国便有三教同源说,这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与佛教(三一教便是指这三教合一)。
从学理上说,三教当然是各有其源,其教理教义也不尽相同,如儒教偏重伦理道德,特别是忠、孝、仁、义、礼、智、信等价值及祭拜祖先;而道教著重敬神事忠,贵生修道成仙等现世的福与寿(长寿,甚至是长生不死);而佛教则本应是出世的宗教,可北传佛教(大乘佛教)特别是汉传佛教因强调普度众生,而不得不重视入世以度众生。
伸言之,理论上,汉传佛教应是以出世(超越尘世)之心行入世事业。今天流行于台马的人间佛教便是种以出世之心办入事的事业的人间取向的宗教;其中慈济功德会是个最突出的例子。
在中国,由于宗教受制于世俗政权也不能挑战世俗政权,因此免不了会在相当程度上被“国家化”为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的信仰体系;因此,便出现了诸如儒道互补,三教同源类的说法与现象,而实际上宋朝以来三教同源便逐渐深入民心,终而成了理所当然的常识与实践。
这就使得一般中国人信仰中是儒释(佛)道(道教)混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一般的中国民众实为多重信仰者,既信儒教,也信道教与佛教。只有少数的精英才会去区分三教的区别。(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