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教育部高级部长莫哈末拉兹宣布一系列学校复课的指南后,学生十月三日分阶段回到学校这件事成为本周最热门的课题,而教育部所制定的各个指南都备受各界的检视,当中有支持也有反对的部分,在网路也形成了不少的口水战。
很多人(包括民意代表)都反对在这个学年剩下不到60天的这个时候复课,但教育部却延长了本学年的期限,至明年三月后才会展开新学年,这出乎不少人的意料。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教育部复课的目的,根据教育部长汇报的说法,因为很多学生在过去的一年多停课居家学习以来,都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效,眼见整个疫情已近进入地方病的阶段,要确保孩子们能够跟上进度而必须要尽快复课。
另外一个复课的原因是在一年多的在家学习下,孩子们已经抗拒回到学校,加上网课执行上的困难也让中小学辍学人数上升,复课的意义在于尽快处理学生在过去一年多断断续续复课停课期间带来的心理与精神压力,让学生们可以尽早恢复状态,准备好回到过去的实体课学习模式。
简单来说,复课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让孩子们们尽快赶上落后的进度,另一个是让他们适应回到学校的生活。
而就我个人的意见来看,学生的心理卫生应该是比学习成效更重要,因为在进入居家学习和网课的那个时候开始,学习进度和学生学习成效就肯定会比传统的实体课差,而如果我们仍然用过去的评估标准就肯定会得到学习成效严重低落的结果,这是全球各国在疫情期间共同面对的情况,而非马来西亚独有的情形。
再说,我并不认为延长多两个半月的学年年限能够扭转过去快两年所造成的学习成效低落的情况,毕竟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如果相信两个月能够扭转乾坤,那是不实际且太天真的期待,疫情带来的停课既然已经冲击到教学进度,何不趁著个机会调整教育节奏,配合教育改革而重新规划未来的教育路线,从而打破过去被考试箝制的教育改革成效,或许才是有效的做法。
既然无法段时间内扭转学习进度落后的问题,那展延两个月的旧学年的重点是哪里呢?我认为应该是让学校、老师和家长利用这两个月好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评估他们的心理卫生,建立回到学校的心理准备,毕竟这些孩子们有接近两年的时间过著犹如软禁的生活,在这段艰难的抗疫期间绝大部分的学生除了通过网路与外界联系、上课外,几乎没有离开过家门。
这是近代人类社会从未发生过的状况,没有人知道这些孩子们所承受的压力与疏离感,更不知道这段经历对他们日后回到学校的生活、社交等会带来何种影响。
因此复课后首要的任务并不是马上恢复各科的学习状态,教育部应该优先设立完整的校园心理健康监控、追踪与管理系统,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了解过去一年多停课居家学习期间对孩子们造成的影响,并透过校园辅导系统追踪与干预,透过学校、家庭等方面有系统的解决学生心理、情绪等问题,之后才能够要求学习进度的补强。
就如前文所述,没有人知道过去近两年形同软禁的隔离居家学习状态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所以才要更小心的去追踪和了解,毕竟心理与情绪的问题有长期性、隐蔽性和延迟性的情况,如果不能有效的掌握和追踪这方面的状况,那学校不只是无法回到过去实体课的常轨,反而还会造成各种难以解决的情绪、精神问题,极有可能对自己与身边同侪造成伤害,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