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大马公共财政, 特别是联邦政府的财政现况与前景?若按照2020财案的说法,联邦政府希望未来几年可以减少年度预算赤字,及把直接债务总额递减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下。这个意图有多大的现实性?
从实际出发,未来联邦政府的财政状况应会日益严峻,除非出现重大的利好因素,如发现大油田或用国油的钱来补充支出大于收入的缺口,否则财政状况颇有可能日趋恶化。之所以,可从多方面来分析。
从经济增长角度看,自1998年以来,年度增长率便呈现年均约5%的趋势,若无重大事件发生,这个趋势会延续下去,且颇有可能出现递减现象。从增长的素质来看,我国增长的素质并不高,大体上是量变有馀,质变不足,即便有大量外资进来也不太可能会出现薪资大幅提高的现象。只要薪资不能大幅提升,纳税人口便难大幅升高,进而限制了个人所得税在收入中的占比。
本来,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随著一国经济的转型,个人所得税在政府收入中的占比会提高,可大马的情况是个人所得税提高潜能有限。
政策日趋民粹化
从数字来看,大马的125万家公司中,只有6万1000家有纳税,而1500万工作人口中,仅有约250万人有纳税,也就是纳税公司和人口占比太低。之所以,一方面是非正规经济或部门多,如许多从事农林渔业或小贩并没有报税,纳税人口不多,可政府提供的福利却不少,如12年的义务教育与收费低的公共医疗;外加上近年来由于政治福利化与福利政治化的结果,政策也日趋民粹化,越来越多讨好而非求好的政策,如年轻人失业一年以上,若就业还可得到政府补贴500令吉!
像补贴个人与公司(个人500令吉,公司300令吉)这类民粹式讨好政策根本就不可能治本。理由也很简单,一是大马本就不缺工作,缺的是专业对口的人材。长期以来,市场便抱怨人材难找!可吊诡的是,国家又大搞重量不重质的大专教育,结果是,一方面市场缺人才,他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出现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错配。
易言之, 若不改变教育与培训政策,这个大专生就业难问题是无解的。这是个教育与培训出错的问题。此外,大专生的就业心态也有问题。本来只要是正当职业,就应无贵贱之分,可大马的大专毕业生在择业方面,不爱3D工作(苦活、脏活、危活),爱白领而避蓝领工作。因此,只要不改变这心态,即便有补贴也难取代外劳。
大马面对3低问题
就薪资水平低的问题言, 一向以来,大马便面对3低问题,也就是低技能,低生产力与低增值经济活动的3个低;只要不解决这难题,那些普罗的薪资水平便难大幅提高,进而也削弱了政府的收税能力,特别是个人所得税。长期以来,个人所得税在联邦政府收入中,只占约13%,2019年预计是14%。
在石油与天然气价格高涨时期,政府尚可用油气收入来弥补个人所得税不足的缺口,可当油气价格大跌或是拥车率节节高升;满街都是车的时候,石油生产量与使用量已相当,即便价格涨,也帮助不大,因为政府得补贴给车主。大马公民人口只有约2900万,可注册车辆与摩哆便个别有1200万辆,加总起来近5000万辆,做为一个中高收入国,拥车率却是平均3人一辆车,全球排名第36,这是有问题的。
追根究底,大马面对的是解决3低问题,只要这3低问题不能解决,政府收入便难有根本的改善,而弥补性的补贴政策,也只是种消极福利,而非积极福利。消极福利只是在拖延而非解决问题,一味派糖果反而变成是以毒攻毒,毒瘾太深就更难戒了。
从增收角度看,加强追收个人所得税与公司税确能增加收入,只是这也有其局限。理由是现在全球流行竞争性降税,特别是公司税。连美国与印度也大幅降低公司税到21%与22%。对大马来说,这也是种压力。现阶段可以做的是,把潜在的可纳税人基础扩大,而不是增加税率。
扩大间接税
另一个出路是扩大间接税如消费税(GST)或销售与服务税(SST)的收税范围与提高税率。虽然这也会得罪人,可不如此做,长期来说,公共财政是难以持续的。
尽管如此,大体上言,现行做法依然可持续好几年,毕竟,当前直接债务只占GDP的52%,虽然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40%来说是偏高,可发达国的平均是100%,大马再上升到60%应该是可承受的。值得担心的是,经常帐会否出现赤字,一般来说,会出现金融或经济危机的国家均是双赤字国,也就是公共赤字与进口长期大于出口。在进口长期大于出口的国家如美国与英国,除非有足量的资本流入,以抵消资金流失,否则易出现市场信心危机,进而引发实际危机。
在1997-98年,大马会出现金融货币危机主因并非公共财政,当时联邦政府总债额仅占GDP的31.9%与36.4%(1997与1998),比较来说,是不算太高,可却因97-98之前的那几年出现经常帐赤字,以致引发信心危机。
自97-98年以来,大马的经常帐均出现大幅盈馀,直到2014年油价大跌后,盈馀才大幅减少,可依然有好几百亿的贸易盈馀,只要这部份不出事,大体上就不会有大问题。除非全球发生大规模债务与金融危机,若发生全球性的危机,大马当然不能幸免于难,那时恐怕得再动用国油资产来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