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马智礼表明,不会仓促承认统考,而会在未来5年的时间内进行全面研究后,方做出是否承认统考决定。对许多华人特别是华教人士言,这是十分令人失望的发言。

承认统考本就是希盟的竞选宣言之一,且也因此获得中央政权;显见承认统考并未冲击到希盟的胜算,且是希盟获得华人压到性支持的成因之一。选后竟然说需要5年时间来研究,给人的印象就是在敷衍了事,讲场面话。

依笔者之见,这深层原因恐怕是马智礼也如许多所谓的高级知识份子与学术界人士或政治人物一样,受固于一个国家,一种语文,一种源流教育,用马来语做为团结全民工具的惯性思路。这种思路就是最终要全民把国民学校做为首选,当然就不愿看到其他源流学校,特别是华校壮大。若承认统考,就表示国民学校做为全民首选学校的失败,及华校的相对成功。

君不见,近年来华小的非华裔生日益增多?在约55万的华小生中,约7万多是非华裔;有些地方甚至出现非华裔多过华裔的现象。这突显出华文华校在增值,身价在提高。

一方面固然与中国崛起有关,他方面也是因为华人在大马私人界有相当势力,懂华文自也提高一个人的就业价值与机会。此外,国民学校本身也有其问题,如成绩与纪律,老师的责任感等。这也是何以近年来,用英语教学的国际学校日趋壮大的主因。

究其因,这即有马来文功利价值高低的因素,也有国际化或全球化加速了英语的优势,而首相马哈迪也好说英语与重视英语教学,如用英语教数理。这个英语教数理在2009年被废除后,英语教育便更受中产阶级的观迎。其结果是,不少马来知识分子担心,马来文虽形式上贵为国语与官方用语,可现实中则可能沦落为中低下阶层的用语。

日前就有不少马来人认为,希盟不够重视伊斯兰与马来文,也有保守派马来人认为,现任教长不是位传统派的穆斯林;只是从华人角度看,他在语文与教育上的态度也不见得开明进步,而是依然受制于传统的国族建构观的保守派。

以马来语做为国民沟通与团结的共用语及建构一个国家一种国民的国族思路,本就是一种有问题的意识形态。马来(西)亚自1951年的巴恩报告书与1956年的拉萨报告书迄今,均执著于让民族语言教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执念。这种执念在独立后就是要走一体化教育的单元教育执念。

这种执念在1970-80年代达到一个高潮,也就是用马来文取代英文教育,可吊诡的是,自1990年代英文再受到重视,如1996年后高等教育便允许用英文为教学媒介语,以至今天,私人大专均用英语做为教学用语,而本已马来语化的国立大学,也放宽对英语的使用,以适应全球化的潮流。这也出现了马来语文民族主义对国家或国民竞争力的论战。

毕竟英语是强势语言,也是知识量最大的世界性语言,大马人要提升本身的知识量与竞争力,就不得不重视英语。这也是老马要用英语教数理的初衷,只是老马是一个霸道与一意孤行的人,也不待周全研究便全面推行,结果是损及了许多下层学生的学习能力。

母语是最佳教学用语

学术界一般认为,母语是最佳的教学用语,也是最佳的吸收与理解知识的工具,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当小学生连母语都未打好基础下,便仓促推行英语教数理,后果是可预料的。

对于执著于用一种语文来团结全民实为一种形式主义,是重形式而非实质内容,精神的意识形态,而非科学、理性的方法。当代的230个国家或地区中,多数为多元民族、语文、宗教的国家,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对待多元的态度与政策,如印度、南非、瑞士、加拿大等是走多元主义或多元文化与语文路线。

这种多元路线被视为国家难得的资产,也在制度与政策上加以保存与发扬多元。其中瑞士自1848年以来便走多元主义路线,且是个卓越的典范,在许多方面均名列世界前列。有些国家则走同化路线,如泰国与印尼;另外也有国家走超越性路线如新加坡,是以功利的英语为全民沟通与团结共用语。

至于大马,则是个另类模式,是种妥协的过渡型模式,即政府本意是要用马来语统一各族与各语文源流教育,可由于非马来人人口颇高(从1957-1980,马来人均不过半),便只好暂时容忍(非宽待)其他源流语文的存在,惟又对其有所限制。结果是华小及泰小在小学阶段用母语为教学语,马来文则是一个学科,到了中学及国立大学马来语则成教学语,但若是私立大专,则英语为教学语。

产生转换难题

对有语文天赋者或中产而言,这个制度可能有其优势,可对一般下层或双亲教育程度不高阶层,可能产生转换难题,如得多读一年预备班,结果之一是华人中学生辍学率偏高(可能有25%没读完高中)。为此,何以不从利国利民角度干脆承认多源流教育如瑞士?

大马的教育还有一个悖论,便是教育支出高占国内生产总值约6.3%,甚至高过美国、日本与德国等,可成绩却欠佳,如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中(PISA),在76国中,排名52落在后端,比越南、泰国差。

显见,大马教育太过政治化,甚至种族化,不是就教育办教育而是从政治与种族角度出发办教育,这种进路早就该休了。可惜即便是被视为开明进步的一些人,也跳不出这个政治化的陷阱。这是大马教育的悲哀,也是国民中学教育出现出走潮与高辍学率成因。

结而言之,出路在于教育应把重点放在培养有德、智、体、群、美的有用人材与具有基本人权意识与普世伦理价值的国民,而不是什么不知所谓的形式主义的用一种语文来团结全民;实则,马来人本身虽都讲马来语,可就是四分五裂,可见语文不是团结的重点,具有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价值才是关键。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上海女子赴瑞士安乐死 父亲:不接受也要接受 年轻人定要爱惜生命

阅读全文
张玲遭禁锢在村屋内。

5旬汉囚禁施暴女大生5年 妻女助兽夫“追生儿子”

阅读全文

大马最大种植公司“操刀”  柔新经济特区添新亮点

阅读全文

网传交怡泰国餐厅“砍菜头” 业者澄清3165令吉消费非11人而是41人

阅读全文

庆生烟花惹祸

阅读全文

罚单大折扣首日 数百民众排队还

阅读全文

李的洺:诚信何价?

名家

首相敦马哈迪在国外的一个媒体访谈中,又再提及废除大道收费的大选承诺,并指出要落实有关诺言,新政府根本就办不到,如若真的要...

阅读全文

万吉:宗教局检举没遵守教义?——何谓罪恶?

名家

依据报导,早在2000年,时任马大伊斯兰研究系主任玛未祖迪教授(Dr.Mahmud Zuhdi)曾揭发,大马伊斯兰宗教局...

阅读全文

刘国伟:回首二十,坚持初心

名家

1980年新加坡南洋大学的关闭,是新马华人母语教育黑暗的一页,许多热爱华教人士对此事仍耿耿于怀。1982年,由董总与教师...

阅读全文

谢诗坚:中美贸易战的背后动机

名家

中美的贸易战自今年6月正式“开打”以来,只有升级而没有缓解的余地。除了美国政府将由华进口的货值征税从500亿美元(207...

阅读全文

风雨无阻安华拜相之路

名家

举国关注的波德申国会议席补选,距离10月13日投票日还有数天之际,一直被传与希盟候选人安华不和的首相马哈迪,在10月8日...

阅读全文

陈锦松:中国身份成移居障碍?

名家

马来西亚内阁10月1日决定暂时冻结自2002年起实施让外国人定居我国的“第二家园”计划申请,这对有意拓展或已投资我国房地...

阅读全文

郑庭河:成熟才能投票?

名家

坊间某些人担心18岁的青少年或许“不够成熟”,不太适合投票。质言之,这里或有一点点“迷思”,因为某些公民权利的赋予,不一...

阅读全文

孙和声:公共收支的挑战与出路

名家

政府要钱,应从那儿找?除了少数的油气盛产国外,无非就是从税收著手。政府规模越大,就得找更多的税收,也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

阅读全文

李的洺:贫富悬殊不是种族问题

名家

希盟政府在野时,口口声声说要建筑一个新马来西亚,各党领导人也一直强调,该盟一旦执政中央政权,全民利益将会是希盟执政纲领,...

阅读全文

万吉:灾难时的滑稽谬论

名家

最近,苏拉威西岛被海啸侵袭。一名被称“能引领穆斯林世界的宗教师”(本地一个宗教师“选秀”节目参与者称号)的宗教人士,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