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两军交战,唯有出奇制胜,政治亦然。执政党与反对党在308及505大选后逐渐形成的两线制,来届大选预计将是进入关键的决战。
领袖丑闻缠身与消费税的实施引起的不满使执政党的继续执政面对各种不同的“质疑”,反对党的资源有限,要全力反扑,也同样面对困难重重。但谁将胜券在握,笑到最后,在还没有进入最后的决战点,事事难料。
在文宣上,文告的攻防与策略,如何打动人心,文笔与文采会是决胜点,八股文的文告通常只会“过目即忘”。但抛开文告,如何创造生动的图腾、形象化、容易记忆、容易上口、容易传唱等就成了文宣重点。
继UBAH鸟之后
行动党在2011年以“乌巴”作为口号,成功打动与凝聚支持者,“乌巴”是一只拟人化的犀鸟,马来语Ubah意即“改变”,完全切合反对党开展“改朝换代,告别腐败”的政治运动。
“乌巴”的创意改变了政治的“教条”与“僵化”,成为老少咸宜政治化的“共同记忆”,如同“代言人”,也因此把反对党的人气冲高,而“乌巴”各类纪念品的活泼形象更深入民心,大人小孩爱不释手,为之疯狂。
“乌巴”是否可以再循环?如果再使用其效果是否会大不如前,还是能更深化选民的脑海?创意来自变化、新奇、震撼,而要寻求创意却谈何容易?
3月17日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出席双溪槟榔区Idaman Indah2公寓的“人民免费补习班”开幕礼,会场播放讽刺消费税的儿歌,林冠英更带领现场的家长与小朋友一边摇摆一边唱得不亦乐乎。有关的“消费税之歌”是改编自家喻户晓的ABCD儿歌,这首“唱衰”消费税政策的歌词简单明了,唱出中低收入人民的心声,如“物价越来越贵,薪水没有起,必须吃美极面,全部都有消费税”。
今天在百物高涨的当儿,政府在2015年推出的消费税使人民措手不及。对消费税的实施,生活在中低阶层的人民感受最深,不吐不快却无处发泄,但现在由一州之首长唱响,本来没什么需要大惊小怪,但警方似乎小题大做,需要开裆调查,令人啼笑皆非。
越反击越暴其短
据报道,槟州副总警长罗斯里指出,警方目前正援引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调查此案。根据上述条文,一旦定罪,最高可罚款不超过5万令吉,或监禁不超过1年或两者兼施。
消费税本身可以是“中性”的,它不需要有太多的“政治意涵”,也无关是与非,可却是人民心中的“怒气”。但政府对这首改编儿歌的反应过激,就如林首长说的:“难道唱歌也有错,也要坐牢”?有些人故意转移视线,直指为“政治荼毒儿童”,就不知他们对政治的理解是否已经严重偏离与误解。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政府意识到人民对政府推行消费税的不满加上生活的压力,对执政党来届大选的选情不利。
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消费税事关“民生大事”,可以是很好的“政治教育”也是“生活教育”,儿童是否应该过早介入,或许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政府反应过当,难怪林首长要责问警方:去年巫统总秘书东姑安南到访布城某学校高唱巫统党歌,挥舞巫统党旗却可以相安无事?
道德必须有标准,执政党明显的政治操弄不会成为议题,反对党却处处被“放大镜”来审视。音乐来自于民间,创意来自于无限的想像。政府对这首反消费税的儿歌越是“神经敏感”,越是要调查,越是要反击,就只会越见其短。
或许反对党不妨趁势追击,创作一首首脍炙人口讽刺消费税的歌曲,使得人人可以朗朗上口,使得大街小巷人人都在唱响这首歌,这样难保不会成为“乌巴”之后最能打动人心的政治音乐,也符合希望联盟提出的一旦胜选当政后将会取消消费税的政纲。
掌权者深信音乐力量
音乐可以改变政治,台湾民主化之后,最具代表性的竞选歌曲无疑是1994年台湾陈水扁竞选市长时的两首歌《春天的花蕊》、《台北新故乡》。詹宏达的曲与诗人路寒袖的典雅歌词,结合阿扁的“快乐、希望”口号,这两首歌获得巨大空前的回响,是选举通过歌曲造势成功的典型例子。
台湾知名文化评论人张铁志就指出:“往往掌握权力者比音乐人更相信音乐的力量,因为他们总是要禁止某些歌曲,要压抑音乐。”事实上,当政府准备大阵仗对付《消费税之歌》之际,正是暴露了政府对于音乐的恐惧,也为反对党继续推动《消费税之歌》提供了最佳注脚。
林冠英的《消费税之歌》,全民会否一直传唱下去,也是否会给更多音乐人提供更丰富的灵感创作更多类似的政治讽刺歌曲,进而带动全国,形成音乐动员与改变政治风潮的一股力量?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