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清晨5点左右发生在吉隆坡宗教寄宿学校的一场熊熊烈火,把23名在睡梦中惊醒却逃生无门的师生活活烧死。凄惨的画面、焦黑的尸骨、悲痛的父母构成一幅悲痛欲绝的场面。

这是大马20多年来最严重的火灾,死亡人数最多,23条人命是否可以唤起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的关注,还是事过后仍然是“教条式”、“口号式”的检讨与严查?原先怀疑是电线短路起火,但后来调查惊人的发现原来是人为的纵火,涉及者都是青少年更是令社会震惊与难以置信。

火患发生时,受困的师生根本是眼看火神逼近而束手无策,没有逃生门,铁花是封死的,三层楼就只有那么一个进出口,这样的建筑构造早就注定了一旦火灾发生时居住者只有“自求多福”。

没入伙证建筑物

建筑物没取得入伙准证就入住,就犯了大错,这种“先斩后奏”无视法律的作为,据闻很多地方的建筑物都存在类似问题,似乎见怪不怪,此暴露了政府在管理上的缺失与弊端,“有法”等于“无法”,也显示了建筑物没入伙准证就迁入的惩罚不构成发展商与学校管理层的“痛处”,不然他们怎么敢于罔顾法律限制,

无视师生安危的威胁,而先行入住使用?大马职工会槟州分会职场卫生及安全小组主席峇拉克利斯南说得清楚不过,他指责消拯局及地方政府难辞其咎,因为若相关单位做好本分严厉审核及执法,非法建筑不应该存在。再说,如果建筑物有充足的灭火器,起码可以减低火势的蔓延速度,相信死亡人数或可递减。

这是一场惨痛的血的教训,每个父母哭断肠也无法挽回失去的生命。现在的问题是到底至今全马各地学校的建筑物是否都有执行严格的要求以达到符合防火的条件,校园内学生防灾的演习是否到位,学生的防火意识是否充分等。

日本是个极为重视灾害演习的国家,值得我们借镜。日本不仅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灾害预防、灾害应急和灾后重建等管理制度,而且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由政府、社会团体、个人组成的全社会的防灾教育体系。无疑的,比灾难更加可怕的是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缺乏应对的常识,面对灾难不知应变与冷静处理,结果可能就此失去自救与逃生机会。

当然,吉隆坡宗教学校的这场大火,最令人心痛的还不是火灾的发生,更令人愤慨与遗憾的还是7名年龄介于11-18岁的青少年是火灾的罪魁祸首,他们的行径已经逾越了正常人们的理解,据知他们只因为了一件与该校学生争夺使用球场的争执,以及因为吸毒被讥笑等,才使他们以如此“疯狂”的非理性作为计划性的来了断彼此的矛盾与恩怨。

我们的社会太多的暴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就如近来人们热议的在首相面前演员殴打制片人的举动、新山清真寺一件鸣笛的小事也可以围殴车主等,可笑的还是这些事件最后的演变竟然是打人的还“洋洋得意”,似乎打人的“有理”,被打的“活该”。这样的社会教育与观念早就注定了暴力不可能会停止,只会看“谁怕谁”!

这些青少年无疑的是有样学样,他们的观念在社会是非不分的耳濡目染下,只会加深他们自认“暴力”就能解决问题,根据报道这些涉及者在面对警方审问时看不出有任何的悔意与内疚。

关注辍学生问题

当然这些激烈手段的报复,不是随兴的,而是有预谋的,为何这些年轻人可以完全罔顾纵火将造成他人死伤的危险?我们的学校与家庭教育在这里是否严重缺席,没有尽到责任?涉及者都是被学校赶出校门犯有纪律问题的学生,没有书念,没有好的“改造”与教育,只会累计他们对社会的憎恨、不满与无知。

我国中学生严重的辍学问题应该严肃看待,如果社会继续让辍学生自生自灭,社会问题只会更加恶化。2016年据首相署部长魏家祥透露我国中学辍学率约在10–14%。

这场火灾烧出了政府建筑物管理的缺失外,更烧出了严重的教育问题,不加以重视,估计比“放火”更大的暴力不知什么时候会再次引爆罢了。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上海女子赴瑞士安乐死 父亲:不接受也要接受 年轻人定要爱惜生命

阅读全文
张玲遭禁锢在村屋内。

5旬汉囚禁施暴女大生5年 妻女助兽夫“追生儿子”

阅读全文
消拯员积极朝阿丽娜广场礼堂顶棚灌水。(图由消拯局提供)

租用市议会礼堂庆生 宾客玩烟花玩出火

阅读全文

在信徒前示范“飞行神迹”  祭司下秒一路滚下山崖亡

阅读全文

李强感动安华访华

阅读全文

美国总统选举前夕 多州严防选后暴力事件

阅读全文

海外华人要重新认识中国──9月在广州的感悟

名家

十几年前,我们带著战战兢兢的步伐踏入中国谋求创建蓝海;当时主要是因为马来西亚的公司业务发展遇到瓶颈、好友瑞连三番四次鼓励...

阅读全文

庄仁杰:假议题--中文系能做什么?

名家

大马高等学校文凭(STPM)华文科报考人数再度不满300人引起担忧,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中文系能做什么等问题。念中文系能做什...

阅读全文

孙和声:自由主义穆斯林的苦闷

名家

在大马,特别是在西马,做为马来人虽然享有特殊地位,也可有其蛮累的一面。如旅美的马来评论人巴克里慕沙(Bakri Musa...

阅读全文

十年的重量

名家

过去十年,马来西亚的历史几乎是一部环境灾难史。全国各地都充斥著以发展之名而发生的人为环境灾害:关丹的莱纳斯稀土厂、柔佛边...

阅读全文

不只是两任的国家元首

名家

1983年7月,为吉打苏丹阿都合林登基银禧周年撰文时,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提到吉打王朝的历史,包括吉打王朝首任统治者M...

阅读全文

刘华才:提升报考华文科刻不容缓

名家

接近年终又是各项政府考试陆续登场的时候,就有报导指,大马高等学校文凭(STPM)的华文科考生人数已经连续3年不超过300...

阅读全文

振兴美国经济

名家

首相纳吉出访美国被视为来届大选的其中一个重要的部署,期望能够透过这次的官访拉近与美国的关系,从而提升本身形象。纳吉与美国...

阅读全文

谢诗坚:罗兴亚人的悲剧

名家

缅甸虽是东盟的成员,但给人的印象是封闭式的。自从1962年尼温将军发动政变以来,就走所谓封闭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甚少与外界...

阅读全文

陈锦松:新加坡迎来住组屋的总统

名家

新加坡第8任马来族总统哈莉玛在社交媒体的“冷嘲热讽”中诞生,此次总统选举当选者是在没有其他候选人获提名的情况下自动当选,...

阅读全文

蔡志联:医疗行为也需要感恩心

名家

“我还不如死了算了,每天吃这么多药!”她开始发起牢骚。安娣来给我看内科病,可能是久病缠身的关系,人显得很抑郁。我展开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