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伦敦完成硕士学位后,我为上议院的跨党派(即独立)议员和其智囊团做一些专注于人口变化课题的工作。因此,我需奔走于英国国会及位于附近的智囊团办事处。
2005年7月7日上午,当我在办公室沉浸在撰写政策研究报告时,手机不断振动。有一大堆来自家人和朋友的短讯─包括马来西亚的亲人─问我在哪里,还好吗,是否被困在某地。对此我一头雾水,直到看到新闻:初步推测断电或倒塌事件,导致伦敦地铁瘫痪。只是后来证实是对伦敦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的恐怖袭;包括一辆被炸弹炸毁的双层巴士─成了伦敦的终极世界象征。
今年3月22日,当我看到突发新闻中,另一个伦敦的标志─一个被世界各国采纳的国会制度,其代表性建筑物─英国国会被攻击,轮到我短讯伦敦的朋友。回想起2005年,刚接到短讯时的状态,我短讯清楚说明:“刚才看到(英国)国会受到攻击─你还好吗?”但在2017年,社交媒体确保人们立即收到这样严重的消息。
不屈服于恐怖主义
我所认识的人,没有直接受到影响,但是对于曾经和我一起在国会大楼工作的同事来说,这是一个提醒,英国国会是恐怖主义的目标。当年,与男爵夫人工作后,我曾经为下议院议员工作,几乎每天都会穿过西敏寺大桥、新宫庭院。在82秒内,出生于英国艾尔姆斯(Adrian Elms)的哈立德马苏德,在西敏寺大桥上,杀了3人,致伤了超过50人,并且在新宫庭院持刀捅刺一名警察之后,被当场击毙。
英国政府和议会的回应,恰恰完美的反映英国的座右铭─保持冷静和继续前进。虽然有举办哀悼活动,官方的声明也清晰地表达愤慨讯息,但商业活动如常,下议院也照常运作。
最后,袭击者被认为是单独行动,不是更广泛有协调的攻击行动─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因为这种随机的攻击(没有追踪的情报或证据)意味著很难防止。恐袭发生后,我国首相在推特上指,马来西亚与英国同在,并强调绝不屈服于恐怖主义。
在所见到的视频片段,以及事发后的国会场景中,看到不同阵营的政治人物,站在一起捍卫民主最重要的本质。重要的是,这也提醒我们,我们的国会体制是源自这传统。
在我国的第一次国会会议上,第一任国家元首说:“议会制度的演变,是几个世纪以来的思想和经历的成果”,然后强调:公民应该定期通过秘密投票,选出立法机关代表、行政机关必须向立法机关负责、以及法治的重要。
今不如昔
四年后,第三任国家元首在为国会建筑开幕时说,这是见证代表著马来西亚人的希望及理想的伟大时刻,这座建筑象征著我们最高的民主理想。(比南利在吉隆坡一场演出上也说过如此话)。不幸的是,今天国会的处境并不符合这些理想:特别是第一任国家元首提到的元素。
我们的自由象征,曾面对著恐怖袭击,那是1975年8月27日,国家纪念碑的一座雕像及另外三座雕像人头,被炸弹炸毁。国家纪念碑在1966年开幕时,第一任首相希望这座纪念碑能“永远提醒人们,邪不胜正,是永恒的真理─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正义与公正的。”
如果我们最重要的民主象征─国会,失去了其应有的角色,我们不需恐怖主义袭击,建国的原则和基础已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