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84年进入大学,林先生1985年去世,但我对林连玉先生知之不详,对一个想念中文系的人来说,当然有些不可思议……与其说是我的不幸,倒不如说是林先生的无奈。”——何国忠《举首忽惊明月冷——为1999年华教节纪念林连玉先生而写》
我进入大学的时间,和何国忠先生相隔近三十年,却有著相同的感叹。我就读中文系以前,对于林连玉先生,乃至于整个华教历史及建国时期的风风雨雨,依旧“知之不详”。三十年至今,大学生对这方面知识依旧缺乏,为什么会这样?
按常理而言,对华小学生来说,多少会对华文教育的由来,乃至教育源流的差别感到好奇。再不然,对于报章经常大幅报道的华教运动相关资讯,也应当感到疑惑:究竟他们在争取什么?他们何以大声疾呼?人们在尝试理解的同时,对运动的源头和代表人物应该不会感到陌生才对。然而,现况却并非如此。
经过十二年中小学教育,以中文系为目标,平日也在涉猎课外书的学生,竟然可以对自身族群誉为“族魂”的人物“知之不详”,这时也就可以明白,大马华裔青年不认识林连玉、不了解历史,依旧是常态,而非特例。
不仅仅是林连玉,整个华人在地历史的普及化,都有待改进。若到一般的华文书局查看,可以轻易找到各种中国或台湾香港近代历史的书籍,反之,关于马来西亚华人近代历史的书籍,则明显比例有落差。报章副刊等传播人文资讯的刊物,对于这一领域的资讯比例也一样。可见普遍上,人们对马来西亚华人近代历史并不十分看重。
本土研究资源不足
笼统来说,这一现象之所以会出现,是出于一个固有观念:马来西亚历史有什么好谈的?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马来西亚华人近代史的意义,对这一领域也提不起兴趣。同样的倾向,也反映在大马中文学术界。
本地大学“中文系”的设立,象征著马来西亚华社在文化上达致成熟的一个成果。但是,许多学者却认为,中文系应该集中从中国这个“文化母体”获得养分,未必能承载马来西亚本土研究的任务。
如今,本土文化研究重镇华社研究中心连年面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华团又大多只对和自己团体相关的研究项目感兴趣。马来西亚华社群体的文化和历史未能如预期一般获得学术界的看重,要如何深入研究,引起关注?
其实,马来西亚历史具备高度价值,作为殖民地,以及东南亚这个文化大熔炉的其中一国,马来西亚文化交融的历史、摆脱殖民的历史,都是国外学者都非常感兴趣的领域。
马来西亚华人作为大马第二大民族,占大马人口24%左右,但华人文化发展未能获得国家资助,如何维系华文教育直至今日?这段历史若深入研究,也能从中解析国内族群政治,更能帮助我们理解现况,值得研究。
马来西亚华人要摆脱现状,首先需要以多种视角深入探讨课题,先了解华人在大马的历史,包括华文教育的发展,才能认识自己,以及华人、华文文化在这块土地的命运。大马华裔青年不认识林连玉、不了解历史,要如何改变这现象?先从了解我们的历史开始,包括加强对林连玉的认识与了解。
(谨以此文纪念今年林连玉逝世三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