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是经国之大业,立言是不朽的盛事。黎馥纲校长是我的长辈。他所处于的年代是战后,独立、建国的年代。他毕业于本邦有名的韩江中学后往台湾政大教育系深造。毕业后执教四十二年,教学生涯足迹远至汶莱中华、亚罗士打吉华、芙蓉中华、江沙崇华、巴生中华、安顺三民、大山脚日新、槟城台湾侨校、槟城菩提及马来西亚佛学院。
黎校长身体力行,坚守教育岗位,推动华文教育工作数十年,甘为孺子牛。除了在教育圈子里,黎校长用他的文笔,为政经文教课题发言。他的文集是充满了当代读书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做为后辈,我只能默默的阅读他七、八十年代政治的参与。他的选择有其时代背景。2007年,黎校长响应了历史的呼唤,加入了支持两线制的斗争。
黎校长的文集常引经据典,引述论语等经典。文学底子要强,才能读懂他的文章。文章也包含了人生哲学,他的处世观及人生观。
他那一篇《教师匠的话》是他一生中对其教育及政治工作反思的话。孔子何尝不是周游列国,一心向诸王献策但未成。后来孔子以教育天下为己任,成了万世师表,名留青史。
黎校长和他那一代的华文教育工作者,穷其大半生,为华文教育付出巨大的集体贡献。我这晚辈有幸与他一起在槟州政府华教协调委员会里共事六年,现为他第三本书写下我的想法。
黎校长那一代坚守岗位,我们这一代自称“两线制”、“烈火莫熄”往后又交出如何的成绩?在这样的思考点之下,读黎校长的文集,才有更深刻的历史意义。
我衷心祝贺黎校长完成其第三本著作。是为序。
(序文收录于《黎馥纲诗文集:一个资深教育学者的沉思录》。黎校长的新书于31-10-2015在槟城韩江学院礼堂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