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香港大学一年,第三个学期开学至今,约四周了。开课的这些日子,无时无刻都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一来是课程难度提升了,再来就是看见空荡荡的记事本在短短的一周内就被密密麻麻的作业和行程填满了,呈现和报告更是排山倒海地倾了过来。这些上课天,只要有空闲的时段,都会抓紧时间做readings或练琴。20年来,第一次体验到分秒必争的激进。埋头了那么久,眼前一直都只能容得下前方的美景,直到昨天晚上与乐团练习贝多芬第七交响曲时,指挥提及了在第二乐章中穿插的对第六交响曲的回顾。虽然贝多芬的原因实为商业化,但却也提醒了我是时候放下脚步,回头看看身后攀爬过的台阶。

这几天,秋风缓缓地侵入校园内。每每步行在大学街时,都不忘看看远方的国际金融中心和维港一岸的高楼,它们给一年前刚来到香江的我留下了对这个城市最原始,最深刻也是最刻板的印象。在步入大学这个学术殿堂前,我对这个城市的留恋也仅局限在商机、繁忙、繁华和万家灯火的夜晚。这些都是香港对外界表露得很具体的形象。当初会选择来港大,除了是这百年校园在这现代城市所散发出来的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执著的吸引力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港大社科的课程纲要。这四年内,除了要完成象牙塔内的学习外,还要完成social innovation(主要是通过实习去摸索和对这社会革新的反照)和global citizenship(通过在外国学习或实习的经验对生活或社会的写照)。

香港的“东西交汇”

虽然我在暑假时已在非洲完成global citizenship这一课程,除了对这个身份有了更上一层的了解和学习如何去实践这个身份的要求外,我个人还觉得,global citizenship这个身份是个长远的学习。以我这个外来人在香江求学的例子,我也应该好好以这个身份用不同的视角去看看这个城市的文化。

一直以来,我都很积极于跟著其他人的步伐去体验这个城市的生活与文化。当中,最为人知的就是香港独特的东西交汇。于是,我就遵循这个特点穿梭在香港能凸现“东西交汇”的地标,如上环文武庙、医学博物馆和西方画廊这一区。我还记得,当初穿梭在香火鼎盛的文武庙的拥挤和步行在画廊的街上的写意,这两个似乎不同时代的产物一起涌进我的生活,就像钠和水结合一样,在我心灵上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刻骨铭心的冲击。总算见证了香港东西交汇的文化特点,嘴还微微上扬,回去写了一份报告,得到了不错的分数,自以为这就是对这块文化的理解,然而一年后回头一看,怎知当初却是一知半解。若我要跟人说我这单一又狭隘的文化视角就是我对香港的写照,那真是贻笑大方了。

暑修在遥远的几内亚湾岸,我在加纳渡过了两个月。我想这两个月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考验,也是我成长得最迅速的时段。虽然启程前早已做足了准备,除了生活和精神层面外,学院方面也安排了当地人来给我们讲解这国家的文化特点。但是到了当地,那文化的差异还是让我错愕不已。花了一两天好好做生理和心理上的调节后,我决定开始探索这块土地的奥妙。

放下固有的文化

慢慢地,我从生活上与雇主或host family的对话学到了当地的语言(twi),也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体验了当地的生活模式,一步一步地摸索他们特有的文化。当中也少不了到加纳各博物馆和旅游景点参观,这些经验与资讯,零零碎碎的,一点一点输入我的大脑。直到返港后,择个吉日,坐下来好好沉淀,把这些零散的记忆拼凑在一块儿,与一些熟悉的国家作比较(马来西亚和香港),再结合自己的见解,终于拼出了一幅“我心中的加纳”。这幅画,见证了我个人文化视野上的扩张。我不得不承认,要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首先就必须暂时放下自己固有的文化,从不同的管道和视角,亲身融入当地的文化。从语言、食物到历史背景和生活制度,再一次,我为自己广大的文化视角感到沾沾自喜。

上个礼拜,有幸出席李欧梵院士的讲座,讲题是“探索香港文化和历史”。原本以为这将会是个极为严肃认真的讲座,怎知李院士就用当初他初赴香江时从机场到中文大学一路上的过程作为引子,从香港的街名去理解和诠释香港人和香港特有的文化。这场讲座不禁让我对香港文化有了飞跃的了解外,还重新矫正了我的文化视角。

原来,文化的视角贵不在双眸看得有多广有多大,而是那黑溜溜的眼珠子能聚焦在多细微的小节上,而后再从这小细节出发,以更全面的方式去理解文化。他深邃的目光和文化的深度,不禁让我肃然起敬。散文我看得不少,从字句中也可以感受到这些作家如贾平凹强韧的观察力,把极为细小的贝壳引进了学术的大堂。然而这还是第一次耳闻如何把这观察力运用在生活和理解文化上。

鲁迅曾经说过,这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我想这句话应用在这里最贴切不过。从今天开始,挟著李教授的精神,以自己的视角,重新去认识香港文化。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示意图

航空公司示警99.9%旅客 买行李箱少选3种颜色!

阅读全文

小甜甜深夜开直播 “演艺工作全没了”

阅读全文

从4.2745狂奔至4.2045    令吉兑美元上演惊天大逆转!

阅读全文
(档案照)

【槟树倒砸车夺2命】父女2人原定今日返国 家属将前来处理后事

阅读全文

"流浪汉妈妈" 杨辛娣 关怀社群让人敬佩

阅读全文

日本男童深圳遇刺亡 在华日人受促不说日语 【东方头条】2024-9-20

阅读全文

杨善勇:写一套适合华小的国文教材

名家

华小国文的课程,到底是怎么书写的?六年的纲要设计,是否按部就班,认真算计学生的程度和进度?为何他们的基础马步还没架稳,课...

阅读全文

“神疯”特攻的安倍经济学

名家

“买我的安倍经济学”!这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外大声疾呼的口号。什么是“安倍经济学”?简单解释,安倍内阁设想的景气复苏链大...

阅读全文

陈平生与死

名家

“美格朱聂把我带到首相署,与马哈迪见面。他不多话,但我还是尊敬他的。至少在我的认知中,马哈迪具有反帝国主义的精神,这点他...

阅读全文

马华败选,就在CD?

名家

马华总会长蔡细历的性爱光碟事件,才是导致马华在505大选惨败的主因?如果说这句话的人是反对党议员,大家都能理解,但说这句...

阅读全文

谢诗坚:《金帆奖》擦亮韩院的未来

名家

韩江学院一年一度的金帆奖在同学热烈的参与和落力表演下,终于在9月29日成功举行及圆满落幕。有关韩江学院的由来有一段故事:...

阅读全文

505后之“盲,忙,茫”

名家

505大选落幕至今已经远远超过一百天,而全国人民对政治的热忱似乎早已经降温。竞选期间耳熟能详的口号,不管是“505换政府...

阅读全文

王维兴:附加预算案--无限可能的一种境界

名家

我在国会工作这些年,观察到的其中一个社会现象是,许多人会关注我国的年度财政预算案,却甚少关注附加财政预算案。308大选以...

阅读全文

迦玛:烟囱政治让民联作茧自缚──大选验证烟囱政治系列(十七)

名家

烟囱政治为大马政坛所有政党赋予了各自的烟囱色彩。不论自我定位属于哪个烟囱里的人,或定位为哪个阵营及政党的支持者,你都会以...

阅读全文

中秋思古,伊洛人家

名家

我想了想两三百对她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是换成台币也就是去一趟桃园机场的车资。就在此时,电话响了,海峡彼端传来的电话...

阅读全文

杨艾琳 :原住民画家Shaq Koyok

名家

今年8月的原住民日庆典上,简陋木棚里的摊子摆卖手工艺品,大多数参观的人都挤在摆著项链手环的摊子前,编织的彩色篮子也挺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