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每人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能打电话、传短讯、上网、看电子书、留言社交网站……谁还会在乎,手中看到的文字,尚存一丝质朴纸张和油墨印刷的书香气息呢?
晚上10时的新山圣淘沙广场,刚结束10天国际书展的会场,各参展书商和工作人员正忙碌点算所剩书籍,一本本装箱,放上推车,再推走,准备用罗里运到下一个书展地点。
由于参展书籍数量庞大,如此工作重复又重复,工作人员还要拆卸用木板搭成的大书架,工作繁琐、累人、耗精神、耗体力。然而,展出10天后的书籍数量,与刚展出时几乎没太大差别。
新生文化书坊负责人林长庆无奈地说,这趟到新山办书展,估计是亏本。他说,自智能手机出现后,营业额每年平均以10%至30%的幅度滑落。
媒体理论宗师麦克鲁汉在1964年就已提出预言式理论:“媒体即讯息”。当时学术界无人能完全明了,直到网络的出现。
传播工具影响胜内容
麦克鲁汉认为,媒体传播的不是内容,而是它的特性,传播工具对于人的影响,远胜过其内容。
如今,这条当时无法被理解的理论,实实在在地摊在我们面前。近年加上智能手机的出现,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智能手机将虚拟空间实体化和流动化,使人对实物的需求锐减。
当媒体实物可被数码的0和1取代,影音光碟已首当其冲,近年来图书业也遭殃。新加坡2间大型书店已宣布结业,我国华文图书业除了大众书局屹立不倒,其他小型书商正在发展洪流中挣扎,甚至可能面临结业。
自小爱看书的林长庆表示,为了把纯书店带到全国各地,他在1990年开始进入图书业,以跑遍全马办书展的方式售书。但是,自从智能手机在2008年之际推出后,业绩逐年减少,台湾和中国的印刷量也减少了,从一刷3000至5000本,减少1000。
“全世界图书业都面临需求量锐减趋势,美国大型连锁书店Borders也一样。小型书商又比大型书店更糟,门市几乎不能获利,我是以跑书展来提升业绩,但到各地办书展,花费大,每到一个地点,要登广告、付租金、请人手、运输等,业务不易维持。”
囤货率太高回酬慢
他无奈地说:“搞文化事业,不可能赚大钱,图书业越来越难做,很难维持当初理念。”
他解释,图书业囤货率太高,回酬太慢,不管是华文书或英文书,出版社都把书价清楚写在书本上,书商拿书时,只能从定价倒扣,顾客又会根据定价要求书商折扣,结果售价和批发价相去不远,书商难赚取利润,前景凄凉。
“小型书商也有库存压力,不像大型连锁书店,可强势要求退书,若上架3个月售不出可退回给出版社。”
他坦言,小型书商没本钱,不论本地或中台图书,一旦飘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若卖不出,只能囤放货仓。
“我尝试转卖其他商品,如参考书和文具类,但零售种类太过琐碎,参考书也须和校方直接谈才能大量出售,门市销量停滞不前。”
他说,实体书同业也不看好图书业,尤其是纯书店更难生存,小书商有少没多。“时代的巨轮不断在转动,逆流而上犹如螳臂挡车。我只能消极面对,看哪天无法维持,只有转行。”
娱乐多了看书时间变少
林长庆认为,我国看书风气仍然很盛,图书业面对的问题在于媒介的改变,而这取决于未来人看的是萤幕还是纸张?“以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是主流,虽然现在科技仍无法将萤幕对眼睛的损坏降到最低,但科技产品汰换的速度太快,未来有可能研发出和实体书观感很接近的萤幕。”
他形容,智能手机把很多实物虚拟化,如手表、闹钟、记事本、笔、行程册子等。媒介的改变,连人类的精神生活也改变了,人们会无意识地依赖手机,甚至被科技控制。
“图书业的没落和现代社会生活习惯改变有关。以前人们忙碌一天后,在睡觉前都有看书习惯,但是现在有太多活动取代,如打电动、看电视、上网,代替了以前的看书时间。”
他说,智能手机对现代人来说,是必需品,但实体书却未必,是人们在空闲时才会想起。
不过,他认为,“阅读”这回事是不会消失的,书本是作者毕生智慧和生命宽度的结晶,通过看书获取资讯,和上网看杂志、新闻、社交网站不同,资讯太杂乱。
“不过,实体图书业和其他被虚拟化的商品一样,成为可能消失的行业。”
改变经营模式仍有出路
学乐书苑负责人廖永立认为,我国阅读风气仍强,可将实体图书业转换至网络经营,如美国的亚马逊和台湾的博客来。
“大家还是需要阅读,只要改变经营模式,就能闯出一片天。”他强调,书店是一座城市的眼睛,是鼓吹文艺活动的平台,启迪民智,百花齐放。
“书本和网络资讯不同,是作家有系统整理和产制的知识,读者阅读的是经过一系列有意识编辑后的成果,因此书本还是有一定需求。”
若到国际书展走走,会发现学乐书苑展出的图书多为冷门的人文社会科学。廖永立强调,阅读应是“reading for fun”,不是功利性、工具性和功能性,而且阅读要多元,提倡言论自由,可谓“读书无禁区”。
“本地读者多购买工具性资料和生活类书籍,如食谱、手工、减肥、美容、健康等,人文社科类的较少人问津,阅读层次还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