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11月5日投票不到数天,美国大选进入最后阶段,民主党和共和党各自的竞选机器正全力运作,争分夺秒说服为数不多的摇摆选民加入其阵营。选情愈发激烈推高了选民的参与度,根据早期投票(Early-voting)数据,作为七个关键摇摆州之一的佐治亚州在早期投票首日就有超过30万人投票,刷新该州的早期投票率纪录。
美国作为军事强国和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领导人所推行的外交与经济政策将会牵动各地的安全形势以及国际市场的走势。换句话说,美国人的选择不仅仅关乎自己,很大程度也会塑造全球未来的走向,而两位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和特朗普就外交、贸易、经济和移民等热点议题出现明显分歧,因此谁会入住白宫势必成为近期的舆论焦点。
截至10月30日,FiveThirtyEight民意调查网站显示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在全国平均民调中以48.1%的支持率领先特朗普1.4个百分点。FiveThirtyEight收集了23个研究中心、民意调查机构及高等学府所发布的民意调查数据,并将其统计成全国平均民调,以期得出更精准的结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哈里斯自8月以来就以超过1%的优势领先特朗普,其支持度更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和总统辩论期间达到巅峰。随著投票日逼近,摇摆选民逐渐表态,双方的民调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虽然哈里斯在民调中持续领先,但这并不意味她实际处于领先状态。首先,哈里斯的领先幅度只是一个估计值,而且仍然处于误差范围内。由于抽样性质的限制,这一结果并不具备绝对的确定。举个例子,2016年多家民调机构大摆乌龙预测希拉莉将会打败特朗普,那是因为当时的抽样低估了倾向于支持特朗普的非大学学历白人选民的比例,以致民调与现实出现误差。因此,虽然民调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度,但并非选举结果的最终决定因素。
就算哈里斯果真以一或两个百分点左右领先特朗普,两者的胜算依然还是不相上下。这是因为美国总统选举并不采用较为普遍的简单多数制(即得票最多者当选),而是使用自家独有的选举人团制度(Electoral College)。每个州获分配的“选举人”(Electors)数量与该州的国会代表团(所有众议员和两位参议员)人数相等,通常在该州获得多数选票的候选人将会赢得该州所有的选举人票,打个比方如果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的得票率高多哈里斯,那么佛罗里达州全部30张选举人票将归特朗普所有。全国4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除了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都使用类似佛罗里达州的“胜者全得制”(Winner-take-all)。全国的选举人总数为538位,获得绝对多数(至少270票)的候选人将会赢得总统职位。
在美国,各州的众议员人数是根据该州的人口数量来分配,但是无论是大州还是小州均只获得两个参议员,而每个州的选举人数量由其国会代表团的人数决定,因此小州在选举人制度下的代表性相对更高。例如,人口稀少的怀俄明州获得三位选举人(一位众议员、两位参议员),意味著每位选举人对应的注册选民为9万8667人;而人口众多的加利福尼亚州拥有54位选举人(52位众议员、两位参议员),每位选举人对应的注册选民为33万3351人(两州均有69%投票年龄人口注册成为选民,以便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怀俄明州的选票价值竟然是加利福尼亚州选票的三倍。
摇摆州倾向共和党
综合上述提及的“胜者全得制”以及各州不平等的选票价值,选举人团制度偶尔会产生得票最多的候选人无法赢得总统选举的局面,从而导致选举结果与普选结果出现显著差异。这一有趣现象在2000年和2016年的总统选举上演,都是民主党候选人的戈尔和希拉莉虽然得票更多,但却无法跨过270张选举人票的门槛,与总统宝座擦肩而过。厄运两次都降临民主党身上有可能是因为“投蓝”的选民普遍分布于人口密集的东西两岸州属,而共和党的票仓则是地广人稀的中西部和南部州属,此外分析显示摇摆州的选民相对全国平均水平更倾向于支持共和党,因此在选举人团制度下共和党稍微占据上风。
有鉴于此,专家普遍认为哈里斯在全国民调中领先不能诠释成选举人团的优势,究竟谁会入住白宫还是取决于七个关键摇摆州的投票趋势,它们分别是南部太阳带州属(Sun-belt)的亚利桑那、佐治亚、内华达和北卡罗来纳、以及北部铁銹带(Rust-belt)的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和威斯康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没有候选人在任何上述州属领先超过2%,这也意味哈里斯和特朗普在所有摇摆州的胜算几乎相当,惟特朗普可能因拉美及黑裔支持度上升而在太阳带州属取得些许优势。如果选请没有显著变化,这将成为美国现代史上最为接近的选举之一,谁胜谁负还需等到最后一刻才能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