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富人的税收和补贴改革,同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力度。这种“向富人开刀,救济穷人”的政策方向,值得进一步探讨。
首先,2025年预算案中的若干举措确实给人以“劫富济贫”的感觉。最为引人注目的是RON95汽油补贴的改革。政府发现,原本为了帮助普通民众而设计的RON95补贴,事实上有多达40%被富裕阶层和外国人消耗。为了更好地将资源分配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安华政府决定调整补贴机制,减少T15高收入群体的这类补贴。
此外,针对富人群体的教育和医疗补贴也面临削减。公共医疗体系中的补贴将更多地向低收入群体倾斜,高收入人群在公立医院和大学享受的补贴逐渐减少。这种“补富于贫”的举措反映出政府为资源更公平分配所做的努力。
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团结政府的改革有其必要性和正当性。大马近年来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财富更多集中于少数富裕阶层,而低收入群体则难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红利。这种现象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长此以往,收入不平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社会鸿沟。因此,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再分配,是政府确保社会稳定的折衷策略。
换句话说,通过削减富裕阶层对国家补贴的依赖,政府可以将更多资源用于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尤其是低收入家庭。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财政再分配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低收入群体往往将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而不是储蓄。通过为这些群体提供更多的补贴和援助,政府实际上是在激励消费,进而推动整体经济增长。例如,预算案中的BUDI MADANI计划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每月200令吉的现金补助,这些资金大多将被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直接带动消费市场的活跃。
与此相对,富裕阶层的消费需求通常较为稳定,即便税负增加或补贴减少,也不会对其日常生活产生太大影响。再者,富人往往将多馀的财富用于储蓄或投资,而非消费,因此他们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相对较小。
然而,尽管安华的政策方向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挑战。首先,是富人群体和企业的反应。增加富人的税负或削减其福利,可能会引发他们的反感,甚至可能通过合法或非法手段规避税收,导致政府的税收收入不如预期。此外,跨国企业可能会因全球最低税(GMT)的推行而减少对大马的投资,这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
其次,补贴改革的实施效果如何也尚存疑虑。政府承诺将通过精准识别机制,确保补贴流向真正需要的群体,但如何执行这一点仍是个难题。因此,如何确保政策透明、有效地实施,是团结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促进社会公平
最后,中产阶级可能也会因这些政策调整而受到波及。例如,某些中等收入家庭(如居住在城市地区家庭月入一万者)可能被划入“高收入”群体,失去原本享有的福利,从而加重中产阶级的经济负担。
总的来说,安华的2025年预算案并非简单的劫富济贫,而是一种在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其背后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资源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当然,团结政府也必须谨慎处理富人群体和企业的反应,避免因税收和补贴调整而影响投资和经济活力。
综上所述,如果团结政府能够妥善应对这些挑战,大马将有机会在实现社会公平的同时,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国家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