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大马教育文凭(SPM)或大马高等学校文凭(STPM)放榜之后,我们几乎都能预见同样的场景。优秀学生召开记者会,向政治人物求助,申诉在大学申请过程中遭遇的“冤屈”。即便成绩亮眼,却依然被热门科系拒之门外,最后往往只能靠政治力量介入,才换来一丝转机。

这种戏码,我们看了多少年?而制度性的不公,又被搁置了多少年?

对个别学生而言,政治人物的出面或许能解一时之困。但政治人物能帮得了多少人?如果教育公平只能靠政治干预来勉强维持,那这个制度本身,就是一场深层次的危机。

高教部数据里的“魔鬼”

面对近期的争议,高教部很快抛出了一组看似漂亮的数据来回应。他们强调:所有STPM 4.0的学生都有学位,全国1255名申请者中,1249人已经获得录取,其馀6人也会在补交文件后入学。

乍看之下,系统运作无懈可击,人人皆大欢喜。可若深入细节,就会发现数字背后的“魔鬼”:

•在某研究型大学的会计系申请中,共有2291人达标,其中1127人是“满分生”。结果,一名STPM考获4.0,课外活动9.9分的学生,只能以99.9分排名第1129名,被无情淘汰。该大学仅开放85个UPU名额,根本没有可能轮到他。

•在其他大学,情况更夸张。动辄上千名“100分满分生”,而学额却只有几十或百馀。

换句话说,一个用尽两年青春苦读,最终得到国际认可的满分成绩,却因为僧多粥少,只能被一句“你的99.9分不够好”拒之门外。这就是高教部所谓的“绩效制”?

STPM与预科班 不对等竞争

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学生不够优秀,而在于制度上的偏差。学界早已心知肚明:STPM学生要拿到课外活动满分的难度,远高于预科班学生(Matrikulasi)。

•对预科班的学生而言,只要参加跨州比赛,就可计为“州级”,轻松拿满分。

•对STPM生而言,一个州有几十所中六班,即使代表学校出战跨县赛事,也只能算“县级”,得分自然低一截。

因此,STPM生普遍卡在9分、9.5分,甚至连9.9分都罕见。而预科班生却轻易拿到“完美的10分”。

这就解释了为何千百名“100分满分生”挤爆通过政府大学招生中心(UPU)的热门课程,而STPM生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屈居其后。这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制度上已经让他们先天吃亏。

更关键的是,预科班人数逐年增加,满分生基数不断膨胀;可大学学额却没有同步扩张,甚至热门科系的UPU学额反而比过去更少。今年,马大会计系通过UPU只收85人,而往年超过150人。其馀的名额去了哪里?答案就是 “直接招生”(direct intake)。

直接招生制是最大的讽刺

直接招生制度,是这头“大象”的另一只脚。

在UPU里,满分成绩被拒绝,但是在直接招生系统,只要愿意付十倍的高额学费,就能获得同一课程的录取。这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政府津贴便宜学费的门口,学生因为0.1分之差被挡在外。自费十倍昂贵学费的门口,大学却笑脸迎人,名额一直都有。

于是,同一个大学、同一个课堂,有人缴纳几千,有人缴纳几十万。高教部所谓“绩效制”,到头来只是掩盖收费门槛的幌子。

华人选择与无奈

这种制度上的不公,华人社会早已心知肚明。几十年来,很多家庭选择直接送孩子去私立大学,或干脆出国深造,宁可背负沉重的学贷,也不愿再陪跑。

因此,那些仍然愿意留下来读STPM、透过UPU申请国立大学的学生,其实正是对本地教育体制还有期待和向往的那群人。他们想要的,不只是一个学位,而是凭实力、凭公平,堂堂正正地在国立大学中求学。

然而,制度的回应,却一次又一次是残忍的拒绝。结果就是优秀生心灰意冷,家长提前存钱准备送孩子出国,社会逐渐接受“不去国立大学也无妨”。国立大学失去人民的信任,优秀人才持续外流,这才是最危险的后果。

高教部里的大笨象

大家都知道STPM与预科班之间存在不公平,大家都知道直招制度掏空了UPU学额,大家都知道热门科系宁可卖高价,也不愿保障优等生的入学机会。可是每逢争议,官方只是祭出“系统透明”、“人人有大学读”、“我们不会放弃优秀学生”等冠冕堂皇的口号搪塞,从不正面承认,更没有提出解决方案。

但这头“大笨象”已经大到无法继续被忽视。它压垮的不只是个别学生的梦想,而是整整几代人对教育体制的信任。

迫切制度改革

团结政府大部分成员正是打著开明与改革的旗号赢得选票。如果真心要兑现承诺,教育制度必须是改革的优先课题。

1.检讨STPM与预科班机制:要么推动统一考试,让所有学生在同一标准下竞争;要么调整录取机制,避免STPM长期被边缘化。

2.透明化课外活动评分:课外活动固然重要,但必须确保评分标准一致,杜绝源流差异造成的制度性歧视。

3.收紧直接招生制度:UPU学额必须优先保障,本地直招不能成为国立大学的“摇钱树”。

4.公开数据与监督:每一个科系的UPU学额、直招比例,都必须定期公开,接受社会检视。

我们要多优秀才能留在本地?

教育制度是国家的根基。如果连最优秀的学生都无法凭实力进入心仪的科系,那我们要如何告诉下一代:努力读书并留在国内是值得的?

年复一年,总有人因为大学录取的不公而叹息流泪。真正值得我们追问的是:在这个国家,我们究竟要多么优秀,才能拥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

当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的时候,政府就该认真检视。因为高教部里的的这头大笨象,已经压垮了好几个世代对国内教育制度的信心。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网络服务巨擘Cloudflare出状况 ChatGPT、X等各大网站宕机

阅读全文
全新宝腾赛佳(All-New Saga)自本月10日开启预售以来,短短五天内已成功获得1万张订单!(图由宝腾提供)

宝腾新车销售有多火爆? 平均每43秒就有订单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纪曌:柯克之死与美国躁动的前夜

龙门阵

美国保守派新星柯克(Charlie Kirk)在犹他谷大学的演讲场合遭到枪击身亡,这起政治暗杀震惊美国社会。自从去年特朗...

阅读全文

陈劲晖:不空谈华小课题,要摆事实说道理

龙门阵

时评人杨善勇在9月10日发表一篇文章《过度被抬举,火箭已不举》,内容提及增建华小和搬迁华小的成绩而论,火箭不如马华,只因...

阅读全文

王赫奇:“史瑞克式约会”:Z世代的爱情反叛与经济隐喻

龙门阵

近期有位朋友和我聊起,她和伴侣之间最大的矛盾点,竟然是家庭开销该怎么算。起初他们讨论的是比例分担:到底应该是60:40,...

阅读全文

刘华才:民众的幸福才是政治的目的!

龙门阵

我很喜欢趁著到全国各地出席民政党活动的时候,顺道跟当地民众打打交道、与党员同志进行交流,听听大家的看法和建议,了解他们生...

阅读全文

朱冠华:被遗忘的大屠杀:西方淡化日本二战罪行(下)

龙门阵

《南京照相馆》直接戳破了过去同类型电影安插一个良心日本人的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叙事多了,反而会造成民众严重偏离历史主流的叙...

阅读全文

朱冠华:被遗忘的大屠杀:西方淡化日本二战罪行(上)

龙门阵

西方人看到电影《南京照相馆》后,最普遍、最直接的反应是对暴行规模的震惊。许多西方人虽然知道二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但对...

阅读全文

陈振培:是蚶不是蛤,而且没有屎!

龙门阵

这一次我们来聊一个很有争议的的食材,我们习惯性写成血蛤,但有人指正蛤的壳是平滑的,所以我们的血蛤其实应该叫血蚶,百度则说...

阅读全文

老萧:又是12%保本高回酬神话?“坑朋友”这样的戏,还要演几次?

龙门阵

一家提供“12% 保本保息”储蓄计划的合作社,最近在国会殿堂上被点名,闹得沸沸扬扬。当老萧看到这则新闻时,坦白说,心中没...

阅读全文

陈然致:怡保女尸案

龙门阵

9月初的凌晨,在霹雳州发生了一起运尸案件。警方在巡逻,欲截查一辆行迹可疑车子时,突然遭到司机据查开车逃逸。警方和嫌犯即刻...

阅读全文

杨善勇:过度被抬举,火箭已不举

龙门阵

马来西亚的国家建设和治理,指引首重五年周期的国家发展计划。半岛独立之初,先有第一个马来亚计划(1956-19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