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最近对“罗里超载”开刀,宣布从港口、公路到采石场全面执法,并将货主与收货方纳入连带责任。这是为了保护道路与桥梁、降低意外风险的必要整顿。但对一般民众而言,这项政策的连锁效应,可能不在公路上,而在房价里。

根据工程界数据,马来西亚每年有超过 40% 的重型车辆存在不同程度超载。道路局估算,修复因超载导致的损坏需耗资40亿令吉。部长陆兆福的决心无可厚非,但这场整顿将直接改变建筑业的成本结构。

以砂石和骨材为例,它们是最“吃车重”的原料。有研究指出,这类材料的运输费用可占出厂价的 73%。当车辆不再允许超载,一趟能载的重量减少、趟数必须增加。行驶次数多了,油价、司机工时、轮胎与维修成本全数上升。若假设平均每趟载重减少 25%,整体运输成本就会上升约 20%至25%,连带让砂石“到岸价”上涨 10%至15%。

而在建筑造价结构里,材料成本约占整体建屋成本的六成。若建材整体上涨 5%,整体造价将被推高约 3%。这对一个价值 80 万令吉的住宅单位而言,就是多出 2.4万令吉 的成本。对开发商来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再从宏观层面看,根据统计局(DOSM)2025 年 10 月数据,钢材和水泥指数虽维持月增 0.2%至0.5%,但若未来运输成本全面转嫁,这项“低通胀”局面恐怕撑不了太久。建筑业公会(MBAM)早已警告,若政策没有过渡期,公共工程将出现“成本与时间的双重通膨”。

问题的根源,其实就在于标准订得太低、现实却远超其限。马来西亚现行法定总重仅 44吨,比邻国都保守:新加坡允许五轴铰接车达 46 吨,泰国常见的多轴组合甚至可达 50.5 吨。对照国际实务,我国标准确实落后,导致只要车辆满载,便几乎“天然超标”。不少业者形容:“不是要超载,而是连载满都违法。”这样的法规,等于用一个不合时宜的数值惩罚整个产业。

主流欧系牵引车如 Volvo FM、Scania G 系列,技术设计的总组合重(GCW)动辄 60 至 80 吨,而我国的 44 吨上限,实际仅允许发挥车辆能力的一半。结果几乎所有营运商都在“灰区”作业,政府执法一严,就全线违规。真正该检讨的,是我们忽略了“轴重分布”与“桥梁评级”的管理。

更值得关注的是,道路与桥梁设计早已能承受更高载重。工程顾问指出,西马大部分主要联邦公路与高架桥的设计安全系数可支撑 48 至 50 吨级别车辆。换言之,法律低估了基建实力,却让现场执法与现实脱节,造成“不合理超载”现象普遍化。

因此,政策改革不能只强化取缔,而必须同步检讨法定载重标准。政府应依据实际道路承载测试与车型更新,重新制定更贴近现实的“轴重与总重分级表”,让合法运输有空间、道路寿命也受保障。若继续沿用 20 年前的 44 吨上限,只会让整个产业长期在违法边缘生存。

与其一刀切全面收紧,不如以更务实完整的方式改革:
第一, 建立“责任链条”制度,让货主、收货方与承揽商共同承担罚则,杜绝“司机替人坐牢”的文化。
第二, 引入“行进中称重系统”(Weigh-in-Motion),在主要干道与港口即时取证,减少执法人力与塞车。
第三, 推行“分级许可”:允许砂石与预拌行业在特定路段、时段申请特许载重(如 46 吨),但必须满足更严格的轴重、胎压监测与限速条件。
第四, 建立“桥梁白名单”,逐座公告可允许重载的通行等级,让工程与物流规划有据可依。
第五, 对遵守规范并投资升级车队的业者,给予通行费回扣或罚点折抵,让守法比投机更划算。

这些措施能把安全与成本拉回平衡,也能避免短期内推高建筑价格。政府若真要改革,就应让执法从“硬性取缔”变成“系统治理”,从罚单文化走向数据管理。

我们都希望马路更安全,桥梁更耐久,道路不再坑洞连连。但政策的制定必须行稳致远,除了执法强度,也要看见整条产业链的结构细节。从运输、建筑到房屋市场,每一环都牵一发动全身。

而最该被看见的,是那些在政策末端承担代价的人民;当改革的成本最终压到他们身上,政府的政策千万不要以为是在补路,结果制造了新的裂痕。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戴子豪:黄明志案──谋杀?误杀?还是误会

龙门阵

最近,社交媒体被各种关于黄明志的传闻淹没——吸毒、哄人上床、派对用药、甚至“谋杀”传闻,版本众多,真假难辨。公众议论纷纷...

阅读全文

黄瑞泰:少子化,我国华人的内忧

龙门阵

这些年华人社会难解的课题大概是华人出生率的下降带来的各种问题,其中的冲击不仅仅是商业(华人餐饮、中文影视、华文音乐、华人...

阅读全文

郑名烈:沙巴州选对行动党的考验

龙门阵

沙巴第一支火箭为1978年大选由冯杰荣打下的山打根国会议席。然后1982年及1986年两届大选在原区蝉联。其中1986年...

阅读全文

刘华才:沙巴人,请看清安华真面目!

龙门阵

沙巴民统党(UPKO)在与希盟共事4年后终于领教到安华的真面目,宣布退出。有人说,民统党的这个决定是为了自保、很自私,如...

阅读全文

陈振培:火车便当让旅途更美满

龙门阵

前些日子在朋友强力推荐下,坐了一趟火车到吉隆坡办事,也尝到了商务舱的火车便当,虽然没有被惊艳到,却是中规中举,不难吃,但...

阅读全文

陈诗蓉:团队合作教学由全纳课堂做起

龙门阵

教育部长宣布我国将在2027年开始采用团队合作教学法(Team Teaching)时,我正巧在“全纳教育”(Pendid...

阅读全文

邓文龙——安华的棋局:改组、接班与政治未来

龙门阵

上个月,世界各国领袖齐聚东盟峰会,马来西亚在首相安华的领导下展现出显著的区域影响力。安华在国际舞台上的出色表现,为国家形...

阅读全文

王展造:槟城早已非吉打,沙努西请读宪法

龙门阵

2025年10月11日,吉打州务大臣沙努西再度冷饭热炒,老调重弹,再度竟厚颜无耻地提出“槟城属于吉打州”的陈词滥调,并大...

阅读全文

郭碧融:国家困境下的政治秀

龙门阵

纵观目前国内一些政治人物的言行举止,我深深觉得那句话说得没错——“认真你就输了。”若我们太过较真,只会徒增焦虑,甚至对国...

阅读全文

陈威汕:孩子闹情绪,应该怎么办?

龙门阵

很多家长为了立即安抚孩子的情绪,就会认为“孩子要什么就给罢了”,可是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妥协处理,孩子到最后会学到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