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新村申遗日前闹得热烘烘,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只得以“那个课题题已经结束了……让我们继续前进,这甚至不是课题……没有课题”来避免此课题继续发酵。
当然,这项建议之所以会成为课题,很明显是因为种族化和政治化的搅局。如果从旅游、经济、古迹保存和文化等角度来看,若大马能有更多的地方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属好消息。
惟,比起华人新村,其实大马仍有很多历史更悠久、内容更丰富的地方/项目更值得政府花精神和资源去申请入遗,如槟城木寇山或其他有百年历史的地方。
相信连很多大马人也不知道,以前被称为“Tai Ko Su”(麻风岛)的木寇山(Pulau Jerejak),早在1871年就成为英国殖民政府安顿隔离麻风病人的岛屿。从1877年至1957年期间,大量印度和中国移民到马来亚谋生时,这座岛屿又成了移民和流动人口的入境检疫站。
二战结束后,木蔻山则成为了肺痨病患者的疗养所和关押罪犯的监狱,也一度是马来亚紧急状态时期的扣留营,而这座岛上的监狱直至1990年才全面关闭。
直至现在,就算木寇山有部分麻风病遗迹已改建成度假村,但其实这座岛上仍有许多珍贵史迹值得我们去修复和抢救,甚至将之争取入遗。无论是麻风岛、入境检疫站、肺痨疗养所、政治犯扣留营或监狱,木寇山的丰富历史内容都值得被珍视。
或许,正因为曾经住在岛上的岛民都是曾几何时被边缘化的一群:麻风病人、移民、难民、政治犯、囚犯或肺痨病人,所以他们的故事从来没被聆听和珍视,但除却神秘面纱后的木寇山确实实实在在的说著曾几何时发生过的历史和真人真事,而我们的祖先也可能曾经被拘留过在很久以前的入境检疫站。
古迹保育和教育
这些年来,有些民间组织的导览员不遗馀力,持续租船带一些小团到木寇山上勘察历史遗迹、说故事,其实这些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道。很遗憾的是,认真看待古迹并关注此课题的人并不多,也因此,古迹和文化遗产的保育和教育都尤为重要。
以近日肉骨茶和其他九种美食被列为大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一些友族炮轰椰浆饭也应列其中,也有些人认为下一轮可考虑亚参叻沙。事实上,自2009年开始已有228种各族美食、小吃和糕点列为大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椰浆饭和亚参叻沙早已在名单中,其他华裔所熟悉的美食还包括月饼、年糕、酿豆腐、捞生等。
此外,也有很多大马人其实连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大马荣誉也搞不清楚。事实上,大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四项,即姆鲁山国家公园(2000年入遗)、京那峇鲁公园(2000年入遗)、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名城(2008年入遗)及玲珑谷考古遗址(2012年入遗)。
换言之,马六甲和乔治市是以“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名城”同一个项目入遗,而不是分别入遗。倘若这两座历史名城中有任何一个城市不再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标准,那另一座城市的入遗地位也会受影响。
从华人新村到肉骨茶,更是突显了:多元虽是马来西亚的特色,却也是我们的软肋。只有通过更多的沟通、对话和了解,那多元才不会成为马来西亚全民奋发前进的绊脚石。历史则是我们与过去的一段对话,只有了解我们自己这片土地和我们背景的历史,我们才能追本溯源,并能将文化传承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