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身份证信息如果能够和购票信息匹配,就能用于搭车、搭巴士、搭火车、搭飞机。马来西亚自多年以前改革身份证加入晶片,即拥有储值和付款功能,但是鲜少被人民使用于交通出行付款,更无法做到通关功能。
随著数码化普及,尤其是在出行便捷方面,许多国家在这数码化下功夫,从纸质车票提升到电子票,现在以身份证全面替代巴士票、火车票、机票。
数码出行大大方便民众,因为网上购票之后,在搭乘交通工具时,只需要扫瞄身份证即可确认其购票信息而通关;更进一步,在全球数码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除了身份证,也能够使用手机订票程序的二维码确认购票信息来通关。
有人可能会问,如何确保不被盗用?
在中国,自2019或更早之前,已经广泛使用身份证结合人脸识别,来确认扫瞄购票信息是乘客本人。
从数码化到智能化,如今进入智慧城市。
以前,中国大城市的火车站购票大厅人头攒动,数十个柜台加上数十个购票机器,进站必需有票在手,插入验票闸门过关。
以前,衔接火车站的地铁入口售票处,也是挤满了刚到站的外地乘客,在排队买票转乘地铁。
而德士站也是用铁栏杆围成好几圈的排队人潮。
如今,不仅购票大堂经常空荡荡,地铁购票处、德士等候站,都经常没人。
数码出行的效益巨大,可见一斑。
吉隆坡南湖镇巴士总站,虽近期增加了购票机器,民众还是倾向于购买纸质车票,而网上购买的电子票,还得去柜台领票,才能过闸门。
如果我们的身份证信息能够在主要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和巴士站的闸门获得信息认证,与我们网上预订的票务信息进行匹配,那么我们即可以实现便捷的数码出行、通关。
这需要多家巴士公司的配合,整合购票信息、整合线上线下购票信息。
如果民众手机有一个统一交通二维码,涵盖日常地铁、火车、巴士、飞机,不但不需要交通卡,也不想要去票务柜台领票,减少步骤从而便捷出行、减少纸张、打印、人工、时间。
首相安华、交通部长陆兆福多次提出国家数码化的政策方向,我希望各部门通力合作,让民众日常生活感受到政策改革带来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