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住在一个日益复杂的全球化世界中。全球化对人类生活造成矛盾的影响。一方面,通过市场的力量,它促使了产品、品味、潮流等走向一致性的趋势;另一方面,它也引发了更大范围的异化,包括地方和区域身份的主张以及社会和文化的冲突。
这种局势促使我们关注个人的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根据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学会(OECD)的定义,全球胜任力是一种多维度的能力,指的是个人有能力考察本地、全球和跨文化问题,理解和欣赏不同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他人成功建立且相互尊重的关系,并采取负责任的行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集体福祉。许多国家都认可青年的全球胜任力可通过长期的教育计划培养和塑造。
2018年OECD在《包容性世界的全球胜任力》中正式将其纳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并设定了多维度的评估方式,旨在培养青年以下能力:
-养成在多元化的社会中的文化意识,进行相互尊重的互动。
-辨认并挑战文化偏见和成见,促进多元文化社区的和谐共处。
-做好面向全球化世界的工作的准备。随著科技不断发展,人们得以地在不同的环境进行联系,因此工作领域需要有效的沟通者,即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持开放态度,能够在不同的团队中建立信任,并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利用本质上相互关联的数字空间,质疑有偏见的媒体表述,在网上负责任地表达意见。
-关心全球性问题,为应对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挑战付出努力。
在宏观层面上,教育无疑是培养全球胜任力的主要途径,但这其中涉及国际关系、国家政策、教育蓝图的实施、实施者和接收者等相互协作的生态系统,其复杂程度往往让人觉得望而生畏。从微观层面来看,制定培养个人全球胜任力的策略实际上并不难,而多语能力应被视为关键的第一步。首先,我们需要接受世界是多语言的事实,学习掌握不同的语言技能以适应多元文化生活,对周围世界保持敏锐观察。研究表明,学习一门新语言有利于加强认知能力。会说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孩子,大脑能够处理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快速完整的切换,因此更有可能拥有良好的注意力和出色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多语切换也被视为减缓老年人脑力衰退的方法之一。
马来西亚的多种族、多元文化的环境为学习多种语言提供了理想的条件。语言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人们既可以从正式的课堂授课系统性学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获取。在儿童幼年时期,鼓励孩子接触多种语言,在青少年时期,根据他们的能力和兴趣进一步巩固这一过程。如此一来,他们不仅积累语法结构和词汇量等知识,通过多语学习,洞察世界由多语文化构成并相互依存的本质。多语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解读多元文化重叠和冲突后产生同理心和包容态度,眺望整个地球村,迎接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