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所研发的ChatGPT,自去年11月问世以来,即以狂风扫落叶的姿态席卷全网。瑞士银行的报告显示,ChatGPT仅用了两个月即突破一亿活跃用户,比TikTok的9个月及Instagram的2.5年要快得多。2023年1月,ChatGPT每天增加1300万不重复造访用户,9月份更是创下了458万美元的营收新纪录。
除了文字上的搜索和编写功能,AI绘图工具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生成一幅“画工精湛”的图。这类由AI工具生成的画作,更屡次在比赛中获奖。
2022年,游戏设计师杰森·艾伦利用Midjourney所创作的《太空歌剧院》,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所举办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不到一年,德国摄影师埃尔达格森凭著AI生成的“照片”,在2023年“Sony世界摄影奖”创意组获奖。虽然两人参赛目的及得奖后的表现各异,然而所释出的讯息都是“AI时代已经来临”。
这些已让你啧啧称奇了吗?
某天,朋友丢来一条链接,点开来是孙燕姿演唱的《一场游戏一场梦》。随后她问道:你听得出来这不是孙燕姿吗?被这么一问,我才恍然大悟演唱者是AI模拟的“孙燕姿”。作为一名燕姿老粉,竟然没听出来,实在惭愧。但同时也表示AI又多了一项模拟人声的功能。透过模型训练和后期处理,出来的效果足以以假乱真,甚至连张国荣、黄家驹、邓丽君一众已故歌手也能瞬间“复活”。
AI日渐强大,将来所能完成的事,肯定不断刷新世人的认知。因此,许多人喜欢将AI“是势不可挡的大趋势”、“省时省事省成本”等话语挂在嘴边,甚至搬出从马车进化到汽车、座机进展到智能手机作为例子,批评不善用AI的人守旧和不思进取。
没错,AI的确是无法绕过的时代大洪流。然而,若将这种强大神器搬到职场,又将如何?
首先,以上述事物作类比却有欠妥当。从马车到汽车普及化,历时将近一百年;从电信交换到智能手机,更是超过一个世纪。也即是说,上述事物发展经历了一代人,甚至数代人作为过度。如此一来,可为职场提供一个缓冲时间,让人有足够的时间去面对被淘汰的困境。
反观眼下的AI工具,只需简单的几个指令就能完事,简单快速。以文案员为例,过去的应征者可能需要拿出累积多年的作品集,以此来“秀肌肉”;但现在你只要会输入关键词,即能让AI替你完成一篇文章。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插画师和摄影师身上。日子久了,雇主必然对求职者资历和能力的要求降低,只要会打字输入关键词就可以了,其馀的由AI代办。这也是大众担忧会“被AI取代”的原因。
事实上,这类担忧不无道理。IBM的执行长克利希纳(Arvind Krishna)在早前的访谈中指出,AI可取代约7800个职位。IBM也计划暂停招聘相关人员,并在5年内以AI替代约30%的内勤职员。《中国财经》在今年初的报导也称,许多公司正在进行裁员,导致游戏原画师失业现象加剧。尽管有人辟谣裁员是假消息,但不可否认的是AI正逐步对某些岗位造成冲击。
再来,AI的本质应是减轻员工的负担。然而在过去一年来,我身边的人总觉得AI出现后,他们反而更加忙碌。原来是主管认为有了AI的帮忙,员工的双手获得释放,也就表示有更多时间处理其他事物。于是,他们开始不断地安排其他事项为员工“进补”,其中大部分是与原本工作范围无关,以及无需动用脑力的杂事。
如此一来,不就本末倒置了吗?让AI负责需要动脑和创意的事,而人类却转过头处理芝麻绿豆的小事和体力活,仿佛人类在给AI打工。
此外,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的研究人员,曾探讨过自动化和 AI 对劳工福祉的影响。其中所涉及的行业包括报税员、收银员、信用分析师、食品科学技术人员、物流、办公室行政等。结果发现,自动化能减轻员工的压力,但同时也拉低了工作满意度,感觉失去了意义。
自动化和AI的融入使工作更轻松的同时,却也提高了每名员工的考验,感觉上每秒都被监控评估,进而失去工作安全感。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的进行时间为2018年,彼时尚未有ChatGPT、Midjourney这类强大的工具。
恕我老派保守,但我始终认为只有亲自动手和思考,一笔一画一点一滴完成的才算得上是“作品”。若纯粹在背后下达指令,无论调整多少次,出来的成品多么完美,那人依旧不是艺术家。如同前述的杰森·艾伦,在得奖资格被质疑后,表示自己“输入了一系列指令与提示,调整场景,选择须关注的部分”,借此捍卫作品的正当性。但他算是“画家”吗?利用ChatGPT写作的,能自称“作家”或“写手”吗?我想大家对此心里有数。
简单而言,AI能在迅速完成大量技术工作,确实有助于提升效率。然而,至关重要的还是主管、老板、雇主的心态。若一味地期待以AI工具减少人力成本,不断裁员或拒绝能者的话,对就业市场始终不是好事。搞不好到最后,我们的世界将只剩下“程序员”一种职业,甚至演变成《魔鬼终结者》里机器人统治人类的情节。
“拥抱AI,迎接未来”,这句话听起来充满生机,但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