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位长久旅居台湾的侯姓初、高中老同学祖籍海南文昌,一日受邀参加台湾新竹市之国际扶轮社活动,协助接待同是来自大马的扶轮社成员。闲聊之中,台湾社长看到同学姓“侯”,突然想起访问团中也有一位来自霹雳州怡保姓“侯”的成员。他于是带著老同学到另一餐桌引见该侯姓会员彼此认识一下。双方起先仅作简单寒暄,聊天过程中提起老家怡保,进而聊起其先祖籍贯,乃至家里成员名字,皆与他俩所熟悉“侯氏字辈”吻合,于是双方聊天气氛因此变得亲切温馨起来。最后,聊到对方家长名字,且从面相特征辨别,始知彼此竟是从小分离数十年的亲堂姐弟!
人世间之冥冥中安排,就是如此的精彩令人赞叹。从以上两人的戏剧性相遇案例,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如果不是因为先祖姓氏、籍贯相同,还多了一个双方都熟悉的“字辈家谱”的话,两个失散许久的亲人即便是在他乡重逢,也可能就此擦肩而过形同陌路。这就是我们传统中华文化奥妙之处。
上网查了一下资料 :排行字辈的“字辈谱”是我中华民族崇尚文化、重视血缘关系的传统精神。由于所定的辈份字数众多,故编成朗朗上口的诗文,所以也称之为“字辈谱”或“辈谱诗”。字辈的命名,乃源自于唐、宋,进而创于明,盛于清,是中国传统里上至皇室、下至庶民百姓,都根据不同姓氏依自家“字辈”取名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也是在中国姓名文化之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之一,而且能够达到族群间“辨尊卑、序长幼”的境界。一般家族,都要在撰修家谱中,通过辈分的划定以臻分辨长幼、慎终追远、尊祖敬宗之效。
古时候取名依循字辈的另一好处是:宗亲遍布国内乃至于国外,就像如上侯姓同学的案例一样,在他乡异地相逢之时,只要一提名道姓,基本上便知道是哪一辈、哪一宗系。古时候当叙罢辈分,定了称呼之后,依惯例在经济上比较富裕的宗亲,便会有酒宴招待对方。在问明情况之后,若知经济有所困难者,彼此还要互相资助。
我姓曾,在辈谱规范上还多了一个特殊点。那是因为排辈起名字最为讲究的家族,当属儒家孔(孔丘)、孟(孟轲)、曾(曾参)、颜(颜回)四个姓氏了。盖因历朝许多帝王,对儒学都极为推崇尊重,且都曾到曲阜祭祀过孔夫子。尤其是清朝乾隆皇帝,就曾先后八次到曲阜朝孔,并于乾隆九年间,亲笔御赐了孔府三十字的辈谱 :
希言公彦承,弘闻桢尚衍。
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而后于1920年,孔子第76代孙孔令贻又续20个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最终完成了现在大家所熟悉的孔孟曾颜四姓后裔行辈五十字的“通天家谱”。
早年由于各地同姓宗族皆有自己不同的字辈谱,甚至在同一地区不同支派之家族,所使用的字辈谱也不尽然相同,十分之不统一且零散。有鉴于此,乾隆皇帝在位当时,遂谕令全天下(全国)此四姓氏宗族人员(女性可免),出生时不论地区、籍贯须以此辈谱(当时仅三十字)为据取名,此乃全国统一之规范,故曰“孔孟曾颜四姓通天家谱”。
我等身为中华汉族,理当珍惜此天赐文化瑰宝,并用心传承下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