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逢清明节,很多人都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这首《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气候容易出现变化。
“断魂”二字,形容后人在祭祀祖先时,看著细雨纷飞,心中惆怅凄凉之感倍加深刻。
下半段,诗人想找酒家来消愁,却不知前往何处。刚巧,遇见牧童指向了远处的一个村庄。
诗后半段的转机与前半段的哀愁形成强烈对比,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
前抑后扬,寓意著即使当下不如意,希望会在转角,别轻言放弃。
清明节也有这么一个典故:晋朝时期,太子申生被骊姬毒杀,其弟重耳被迫流亡。流亡期间,重耳的臣子介子推,与他患难与共,为了救重耳割了自己一块肉给他吃,成了生死之交。
十九年后,重耳封王(晋文公),想要答谢恩人,奈何介子推已经隐居深山,不再过问世事。
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就范,下令御林军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与母亲,在林里抱著柳树,被活活烧死。
晋文公万分愧疚,于是把放火烧山那天定为寒食节,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次年,晋文公登山拜祭介子推。到了坟前,只见当年的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掐了柳枝,编成圈儿戴在头上,即把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该日定为清明节。
寒食和清明,原为不同的节日。寒食怀旧悼亡,清明求新护生。直至唐代时期,朝廷将民间扫墓的习俗定在清明节,才使寒食节被清明节取代。
行孝集中体现
清明节与华人孝道传承密不可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清明节,正是后人对祖辈行孝的集中体现。
说到清明节与孝,不得不提曾子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的意思是,如果后人能够饮水思源,对父母的丧事和祭祀远祖时能够谨慎恭敬,那么民心就会归向淳厚,社会风尚也会变得更加纯正。
说到这里,顺带一提日前妇女、家庭及社区发展部副部长艾曼阿蒂拉提出的强制子女奉养父母法案。此法案是为了提倡孝道,立意本善,但却令人担心会否扭曲子女孝敬父母的心意。
对于副部长的这番建议,不妨看看孔子的回应。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请教孔子,什么才算是孝。孔子说,现今人所谓的孝,以为奉养父母足矣。可是,如果不打从心里面恭敬父母的话,和饲养家中的狗与马有什么分别?
因此,子女不只要奉养,还要做到在父母面前和颜悦色,至诚恭敬,才是真正的孝行。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培养孝心必须从小灌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配合学校人文与传统文化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强迫没有孝道观念的子女奉养父母,实为本末颠倒。届时,也许伤心断魂的不止是清明节追忆先祖的后辈,还苦了被迫看子女脸色,讨两口饭吃的家中两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