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会问老萧,要做好个人理财,是不是一定得每天记账,把自己的每一笔支出都记录清楚?答案是,不一定。
老萧认为,要把个人的理财做好,应该学习将自身的财务,以模拟管理企业的方式去好好经营。若以一家企业的财务营运报告为例,主要包括损益表、现金流向表及资产负债表,这三份文件分别对应了公司的日常业务营运的收益(或亏损)、公司现金的流入与开支去向及净资产(或净负债)水平。以最简化的方式来说明,损益表告知该公司的日常商业活动是否营运得宜,并实现盈利;现金流向表能让大家了解公司的钱都花到哪里去;而资产负债表则是呈现公司此时此刻的实际价值。
企业将这些文件以专业的方式整理出来,管理层和股东就能从中判断哪一些是正确和错误的财务决定;哪一些营运细节需要有所改善,还有就是,哪一些钱应该花,哪一些则不该花。而从这一点就能得出结论,企业准备财务报告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记录和呈现,而是能够从报告中进行分析,以便公司能够持续成长,越做越好。
放到个人理财层面,道理也是一样的。理财要理得好,几个重点就是:了解自己的钱从哪里流入,又花到了哪里去,还剩下多少,剩下的钱是否能够有所增长;以及面对危机时如伤病、失业,自己能够捱上多长时间以重新振作起来。所以,我们理财的最终目的,在于如何能使自己,每月收入扣除开支后,产生盈馀,再将盈馀安全、高效地累积及成长,让个人资产持续增加。
我们几乎每天都花钱,但当一个人没有办法知道钱都花到哪里去,就代表他无法确定自己的个人损益及现金流向,这样一来也就无法实现资产成长的理财目标。如果你非常了解自己的收入及开支状况,其实你大可跳过记账这一块;但如果你经常入不敷出,并由此感到财务压力,那就快学习记账吧。
分析才是目的
记得,记账是过程,分析才是目的。所以你并不需要常年记账,只要逼自己将开支详细记录一至三个月,你就能拿著这份“个人损益及现金流向表”,成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中判断哪一些钱不该花或不必花,并将它们一一砍掉。
举个老萧亲身经历过的理财咨询案例,月入5000元的L小姐,不明白为何自己的日常开销包括饮食、交通、衣著、保险及租金等,仅为3500元,但却依旧成为“月光族”,没办法存到钱。在老萧的鼓励下,L小姐仅开始记账一个月,就找出问题所在—— 她的“订阅式”消费,实在太多了!
在使用智能手机时,她不经意地就订阅了一堆串流影音及各式收费APP,并且当中有许多是早已没在使用,但每个月依旧从其信用卡扣款的服务。在取消了这些订阅服务后,L小姐终于告别“月光族”的身份,她的收入及支出相当稳定,所以也不需要继续记账,但已能够好好利用每个月多出来的盈馀,去增长自己的个人资产,从此在财务上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