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斗争里,“敌人的失败比自己的成功重要”,除了是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战略思维。历史上多少的人或势力的溃败,都是因为自身的决策错误或内部腐败,而无力回天;更有多少人借用有效的负面宣传,让人民对政敌产生负面印象,进而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令对手失去支持。
清朝晚期,满清政府腐败不堪,人民生活困苦,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等的列强侵占,清政府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衰败的局面成了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政府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而革命党当时的舆论宣传,不外是讲解满清帝制之祸害,说服了群众相信是满洲人的统治令中国陷入了绝境,让更多人相信并参与革命。以上两点体现了“满清的失败比革命党的成功重要”在当时的社会体现。
回到当代我国政治,2004年全国大选国阵狂胜后开始展现傲慢,对各种社会群众运动如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HINDRAF)、净选盟(BERSIH)的应对手段保守,加上国阵领袖丑闻频传,累积了2018年全国大选败局的各种内部导因;而就外在因素而言,政治对手则成功塑造国阵的腐败邪恶形象,以致大选中很多名不经传的政治新兵也能绊倒国阵的知名老将,这种现象和策略,再次显示了证明“敌人的失败”比证明“自己的成功”更重要及更有效率。
日前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就称团结政府没有获得大部分穆斯林的支持,并由非穆斯林所主导,前首相马哈迪也称马来人在政治上被边缘化,并要团结所有马来人,哈迪阿旺和马哈迪想要传达的是同一种信息,那就是要让穆斯林社会觉得团结政府没有能力照顾穆斯林的权益,凸显团结政府的“失败”。
打击对手凸显对手的失败虽然是有效率的政治手段,但长期的负面宣传也使到国家的政治氛围愈加恶劣,种种的恶意攻击最后直接影响了民众对政党和制度和的怀疑与不满,更会损害国家民主的发展。以目前由国阵和希盟组成的团结政府为例,以前多年的恶斗和相互攻击降低了对方在特定群众的信任度,到最后出现需要合作的时候,换来的就是满满的尴尬和自圆其说。
或许我们应该期许有这么一天,人民在政治上的选择更大程度是基于某方的成功,而非另一方的失败,那我们才会有“比好”的健康竞争,而不是“斗坏”的丢泥巴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