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特约作者本田善彦,在上一期的专栏谈及他返乡扫墓的一些感受。
为何要扫墓?他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经过无数祖先的生存意志而传承下来的宝贵结晶,如果缺少任何一位祖先,今天的我便不可能存在。”
“扫墓的真正意涵不仅在于打扫清理墓地,也是透过追思我所认识的祖辈,再感念我所不认识的无数祖先们,也感恩如此奇迹般地绵延下来的生命,珍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
“不与祖先对话,就不能认清自己是谁,也无法想像自己生命的后面就有无数的祖先,眼前的现实是过去所积累的结果。”
虽说日本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但从一个日本作家读到这么一段话,对扫墓的意义有如此深刻的认知,作为炎黄子孙的一份子,我除了感动、强烈共鸣,还有一丝的汗颜。
大马华裔常以“中华民族”、“龙的传人”自居。老一辈的,提起祖先的故土,不论当年中国大陆如何贫困落后,总是抱著一份“血浓于水”、“文化根源”的深厚情结。
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追本溯源,有谁的祖先不是来自龙的故乡?每年清明节,华裔家庭不论何种宗教信徒,都会扫墓祭拜或献花,以示对先人的追思与敬重。有能力的,还会组团到中国大陆去寻根探祖,以表“不忘本”之情。
有人说,全世界的华人有个共同的信仰,就叫作“祖先”。确实,“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华裔民族观念是重中之重。子女若犯了错,做父母的常会以“愧对列祖列宗”来自责。有些人在教训后辈时,还会质问:“不肖子孙!你对得起你祖宗十八代吗?”
至于那祖宗十八代,是不是都拿过大马身份证,从来没有人过问......一直到今天。
今天的大马华社,出现了一种过去从来没有的奇怪现象:一些华裔子弟,接受中文教育,自小喝中华文化的奶水,可是长大后,一见有人赞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歌颂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等等,就会跳起脚来指爹骂娘、冷嘲热讽。
这种扭曲畸形的心态,有点类似台湾的“去中国化”,明明就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却想要与中国 / 祖籍国切割。凡是说中国的好、认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都会被他们标签为中华胶、小粉红、五毛等等。
一个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本来就和他的国籍是两码子事,半点没有冲突。我是道道地地土生土长的大马公民,难道就不能仰慕新加坡、欣赏中国、向往日本?
可是,这些人刻意混淆“民族文化身份”与“政治身份”,因为自己对中国那份不可告人的莫名厌恶,就对亲中的大马华人叫嚣,指责他们爱中国不爱大马,应该剪IC,Balik Cina。
这股歪风,近年来由一些所谓的学者教授和网红带动,如今竟靡然成风,许多华裔青少年,也动辄在网上叫他人“返回中国”,然后洋洋得意,以为这就等同比对方爱大马,殊不知这恰恰显露出自己极度幼稚的一面。
日前,就有一位独中老师兼专栏作家,撰文提醒大马华裔,应该“与中国保持距离”。文章洋洋洒洒,不外是提醒本地华人要记得自己是大马公民,就算有矛盾,也要努力和马来人交流互动,而不是期望“拥抱中国”就得以解决华社的困境。
我读了想要笑,但因从小被教导必须尊师重道,只能把笑声吞回肚里。估计这位老师在台湾求学太久,对大马华社的真实现状了解不深;对民族与国家的认知,也与我这等市井小民,隔了一个台湾海峡的距离。
首相安华日前在《投资大马论坛》发表演说,指中国重新开放,对本区域将带来正面的重大影响。
中国在东盟的经济影响力,早已远超欧美,如果安华像某些人那样肤浅狭隘,主张与大陆保持距离,那其他东盟国家肯定会兴高采烈,抢先拥抱中国。
才前两天,人资部长西华古玛也指出,我国有186万国民在海外工作,其中113万人就在新加坡。不难想像,那百馀万长居新加坡的大马公民,华裔肯定占绝大部分。有多少国民移居中国大陆?虽然部长没有提供进一步细节,但可以断定,远比在新加坡的少很多,也必然比过去留台和留英的少。
那么请问,大马华人算不算“拥抱新加坡”?是不是应该和长堤彼岸保持距离?我们是否以为李显龙或新币可以解救大马华人的困境?上述的老师、教授和网红门,要不要责问在新大马人:你们爱新加坡多过爱大马!然后叫嚣:剪IC,Balik Singapura!
这群人在几年前炒作“祖国论”,把一个伪命题硬套在华人身上,仿佛只要大家和他们一样,憎恨中国大陆的一切、否定中华民族精神,甚至是背祖弃宗,才有资格成为为爱国的大马华人。
我国华裔命途多舛,虽然在大马建国时期作出重大牺牲与贡献,来自极端种族政客的挑衅,70年来却从不间断。那些对国家毫无建树的政客,老是拿华社开刀,不论华小、独中、统考、传统文化等等,都可以信手拈来,刁难华社的国家文化认同与忠诚度。
如今,华社内也有一小撮公知,“身在汉营心在曹”,以类似的论述来打击与自己有异议的群众,以莫须有的各种罪名,比如“马来语不流利”、“没有几个马来朋友”、“不努力了解伊斯兰”等等,指责华人不爱国、不爱马来同胞。
华社与华教为了应付极端种族团体,已经心力交瘁,如今还要面对有心人在内部的刻意挑拨分化。如果任由他们主导华社的话语权,长此下去,大马华人的地位,只有越来越不堪,往后年轻子弟想要拥抱的,除了新加坡和中国,恐怕还有印尼、越南、澳洲等。
如此一想,我们这一代人,真可谓不肖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只能愧对陈嘉庚、林连玉等华社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