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麻坡武吉巴西育人学校这个月100岁了。这所学校较地方上的开埠时间晚了十几年。追溯起来,在地方上仅有永德公冢的历史较这所学校更悠久。永德公冢是永春人和德化人共同创建的公冢。根据《永德公冢记事簿》的记载,第一位安葬于该坟山的年份为1906年。其后当地永春和德化社群组织了永德公所做为日常聚会场所。
当同乡们身故后获得妥善安置之后,在武吉巴西扎根的乡民也需解决子女受教育的问题。1923年,当地永春和德化社群领袖议决把永德公所的活地动点义务斋献出,改为学校来造福武吉巴西华社,育人学校就此诞生。
1924年正式开课 ,后因遇上世界经济不景气内部意见相左而分出益智学校、振美学校及龙津私塾。其中后二者为高阳余氏族人及龙津陈氏家族会所开办。由于办学意见不同导致分裂,但受限于物力而未能发展,所幸于1935年听取有识之士的建议进行合并。
自此育人学校生源源源不绝,1939年第一座校舍落成,虽在日据时代停办,但光复后在百废待兴之即,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完成复校,看到学生人数不断增长,董事会购置校地继续增建教室。在紧急法令下头条路石落棒的育才学被校迫关闭,育人学校也吸纳了该校的学生。独立初期的学生人数已近600人,1978年颠峰时期更高达860人,为巴莪国会选区底下最大型的华小。
独立后育人持续茁壮成长,1960年代增加教室,1980年代创建综合大礼堂,1990年代继续扩建新教室。随后原有二战前和独立前落成的旧校舍因遭到白蚂蚁侵蚀,居于安全考虑,董事会发动翻建新校舍计划,2008年完成艰巨的历史任务。
百年育人,守护著武吉巴西华社。武吉巴西华社百年来也守护著育人,百年前先贤们无私奉献的辨学精神持续在武吉巴西华社传承。类似的华校历史事迹在我国随处可见,几乎各地方的华教发展史都具有相似的轨迹,为地方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展现出华社的底气。华文教育今天能够开花结果,那是华社拥有共同的认知:坚信教育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让我们的民族更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