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乾隆年间,著名文人、书画家郑板桥,一日应莒州当地闻人王员外之邀,到王府拜访。王员外以当地名食“糊涂菜”款待之。“糊涂菜”乃鸡、鱼、肉等为馅料,配以面浆包裹,继以小火慢慢油炸,直至表面金黄,口感香脆甚为好吃。王员外久闻板桥大名,一直以来都十分渴望能够得到郑板桥得墨宝。当下待郑板桥品尝湖涂菜后正在兴头赞不绝口之时,胆敢直言要求板桥赐字。郑板桥明察其意,于是欣然提笔写下四个大字:难得糊涂。题字语带双关,除了赞叹“糊涂菜”确实好吃难求之外,并带有“事事毋需与人计较”之寓意,字字简单、意义深远。从此,“难得糊涂”这四字便流传开来,为人们所传颂。
我们常说,一个人之一生,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不论好或歹,处处都得要抱有放下的心境与态度,这样才能活得更为洒脱、安心,始不会被心中的焦急与愁闷所捆绑,获得真正“宽心”。其实这是知易行难之事,说倒容易,执行起来则举步维艰。那,我们又该如何将心中的困扰放下呢?
首先,我们在个人心境方面的掌控,是完全没必要对任何一件事都非得弄个清楚明白不可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美国数学家首先提出一个特殊的集合推理概念,并命之为“模糊逻辑”(Fuzzy Logic)。这是一种模糊性对象的数学推理模式,取0和1二值的普通集合概念,推广为介于“0与1”区间上,取无限多值的模糊集合概念,来精确的刻画出元素与模糊集合之间的关系,模仿人脑不确定性的概念判断、推理思维,模拟人脑方式,进而实行模糊且界限不清晰的,定性知识与经验之综合判断与推理,来解决人类常规方法所难以解决的实际运用问题。此运用逻辑,在我们生活上的电器如冰箱冷气机、洗衣机,或摄像机设计上,曾经大量的被广泛使用一时。
解说了那么多的“模糊逻辑”,其实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即以郑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四字可说明一切。
“难得糊涂” 四字,是指人在该糊涂的时候就得要糊涂。有道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的是,水若太清澈见底了,鱼就无法生存其中;如果要求别人太严格,或把他人的缺失看得太透的话,就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或伙伴相随了。这是十分管用的警世名句。
把别人的缺点看得太清太透,其主要的原因不外是好奇心使然。但这与关怀自己家人如孩子、伴侣,甚至是对待好友闺蜜是绝然不同的心态。前者或多或少存有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心态,而后者则是“恨铁不成钢”,希望纠正身边亲爱之人而为之。英文谚语有句话:Curiosity Kills the cat(好奇害死猫),旨在警告人们不必要的追究或深入了解,会给自己带来可能性的危险。它警戒人们遇事不要过分的好奇,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在这种令我们产生好奇心的人、事、物上,该英文谚语之后,也有让自己好奇心“悬崖勒马”的解决方案,那就是But, satisfaction brought it back。(但,满足了就没事)。好奇心人皆有之,就看自己如何去抑制。邻居夫妻吵架,晓他俩吵架就好,毋需贴耳细闻。我们若把自己好奇心毫无忌惮的放大,到头来我们所争的只是理,输掉的却是情,伤的是自己本身,这又何苦呢?,放下自己的固执,宽心处世做人,多一份平和,就多一点温暖,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意义。所以,为求宽心,我们对事对人,偶尔还得糊涂一下下。
其实要宽心不难,糊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