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马、南马地区崇尚独中的情况很普遍,尤其是在经历两年行动管制管令,孩子们居家学习的“惨况”后,很多家长都认为除非孩子到独中升学,否则前途堪忧。从这个脉络来看,其实大家不外乎就是认为独中纪律严明,课程严谨,学校办学认真,老师教学专业,尤其是都会型独中的学额更是炙手可热,一位难求。
其实就师资专业的角度来说,国中的师资条件理论上应该比独中优秀,毕竟教育部对于各级老师的专业都有严格的要求,所有国中的教师都必须经过专业的师资培训系统的训练,拥有师范和本科的专业,而独中师资则长期因为待遇、工作压力等问题呈现高流动率,拥有完整师范背景的老师更是少数,只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很多人都看不起国中的师资,却认为独中的教学团队更专业,作为一个独中教育工作者,却是感到十分尴尬。
过去数十年来,华文独中是在官方刻意排挤的大环境下,以背负文化传承和民族大业的使命在运作,即使薪资待遇不高,仍然可以网罗拥有民族情感、文化使命的师资,让整个独中教育体系能够发展至今。
对于独中老师们燃烧生命的支撑独中教育事业发展这件事,我想大家没有人会否认,然而大家也必须要清楚分辨教学认真与师资专业其实是两个不同的课题,今天国内独中的老师在教学工作上肯定比其他源流的同行花更多的心力、时间和精神是事实,而教育专业是独中师资存在已久的软肋也是事实。
今年正逢独中复兴运动50周年,这一路走来董总制定了统一课程、统一考试,学校方面就是要确保学生能够透过统一课程的学习,在统考上获得优秀的成绩,让独中毕业生刻意透过优秀的成绩升学。所以数十年来独中教育的模式是建立在考试成绩的基础上,而老师的教学几乎是围绕在学生考试能力和考试技巧训练为主,毕竟这么久以来大家心中的所谓名校就是各种公共考试成绩优秀的学校不是吗?
在这种传统考试导向的体制,老师的教学核心是课本知识的传授,配合严格的升留级制度,加上严明的纪律要求,学生只需要乖乖依循老师的课程要求和学校的校规规范,考取一定的成绩,就能够顺利毕业,成为优秀的独中毕业生,这也是独中行之有年的办学形式,能够考取好成绩的学校就会让社会大为有更多的信心,在招生、募款等方面也相较的容易。
加上过去数十年来独中教师的薪资福利等待遇的不足,符合专业师范背景的本科老师几乎是可遇不可求,在这个背景下独中都退而求其次,有相关科系毕业的老师已经求之不得了,如果找不到相关科系背景的老师,只要是大学毕业,有信心能够进行教学者也来者不拒。
考试主导教学时代
所以一直以来独中系统的主要生力军都是不拥有教育心理学、学生发展心理、教学评量、课程计划与设计、班级经营和管理等专业师范背景,甚至是非本科的大学毕业生组成,在过去考试主导教学的时代,带领独中教育系统一路走来,拉扯独中的发展至今。
如今在独中教改的推动下,出现了素养教育、学校本位课程、高思维考题、持续性评量、课程社区化等新专业名词,还要进行跨学科教学整合,各种更新更专业的教学要求一个个被提出,过去那种以考试主导教学的模式到今天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老师必须要有更高的教学专业背景才能面对这样的巨大改革来袭,这也使得很多独中在教改的浪潮下显得慌乱不安。
而且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下,过去以民族情感为号召,文化传承为使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过去民族使命也难以撼动年轻人,更专业的师资团队就意味著要有更高的薪资和福利,而来势汹汹的私立学校与国际学校开出薪资福利更是比独中优厚,也使得很多年轻老师视独中为经验累积和跳板(其中以数理、英文等科目最严重),更加剧独中改革的困境。
撇开传统华教论述中的政府刻意打压不谈,如今华人社会少子化,加上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的竞争,独中发展正处在一个严苛的关键时刻,如果无法从教育专业的角度进行彻底的改革,那独中教改极有可能只是一场嘉年华。
毕竟独中师资专业和福利等软体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却不像建大楼等硬体提升般立竿见影,过去数十年来都被忽视,如今要彻底改变此困境更是滞碍难行不是吗?
在此还是要澄清,独中过去的教学模式和教师团队的困境是整个大环境使然的结果,并没有所谓对错的价值判断,而且在过去数十年来独中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只是在今天的时空背景下,教师专业提升的问题显得迫在眉梢,还需各位关心华教、热爱独中的善长人翁集思广益,重现过去华教前辈的魄力与精神,带领独中展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