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觉得,或听说现代孩子心理素质弱,抗挫能力低,不太能接受失败?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其他国家是否也面对类似问题?让我们透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所发布的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PISA)报告,探个究竟。
这项专门评估15岁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的“国际性考试”,在2018年添加了新的试题,以测试学生“害怕失败”(Fear of failure)的指数,题目包括:
1.当我失败时,我会担心别人对我的看法
2.当我失败时,我会害怕自己的才能有所不足
3.当我失败时,我会对自己未来的计划产生怀疑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自2009年第一次参与PISA评估开始,表现并不理想。阅读、数学和科学的分数常位于榜末的三分之一,即在全球七十多个参与国当中,排名五十多,低于OECD的平均水平。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学生的害怕失败指数又如何呢?
根据PISA的测试报告,亚洲国家的青少年比欧美国家的青少年更害怕失败。我国青少年的害怕失败指数虽然不像台湾、香港、新加坡般高居榜首,但还是比OECD的平均指数,以及许多欧美国家来得高。当中75%的学生在失败时,会担心别人的眼光,69%会害怕自己的才能有所不足,67%会因此而对自己未来的计划产生怀疑。
针对另外一道题目:“你相信智力因素无法改变吗?”,我国只有41%的受测者表示不同意或强烈反对。换言之,近60%的学生相信智力因素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伟克博士把这样的思维模式归类为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因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什么,而害怕接受挑战,自我设限。与之相对的是相信透过努力可以改变结果,战胜智力的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正面看待失败
根据PISA分析所得,固定型思维比成长型思维更害怕失败,阅读能力的评估分数也明显较低。以PISA成绩向来标青的芬兰为例,芬兰学生的害怕失败指数均不超过50%,三道题的得分依次为50%,45%与41%.
害怕失败比失败更可怕!因为害怕失败,会让人自动避开困难,避免接受挑战,不管是对孩子当下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发展,都是不可忽视的障碍。
芬兰的教育之所以享誉全球,与正面看待失败的文化不无关系。在芬兰,失败被视为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验,人们相信自小拥抱失败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因而从不刻意预防孩子跌倒,避免孩子失败。
不说大家可能不知道,10月13日是国际失败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Failure), 这项由芬兰Aalto大学的创业社团所创立的节日始于2010年。最初旨在鼓励大学生不怕失败地积极创业,不料流传开后,大受欢迎,成了芬兰全民,乃至全球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会在社交媒体大晒失败的经验,自暴己短,同时也鼓励给失败的人点赞,希望大家能借此释放压力,摆脱害怕失败的恐惧。你说在一个不排斥失败的大环境中,学生是不是更享受学习,也更勇于向未知挑战呢?
我国学生害怕失败的问题,与在历届的PISA学术表现落后的问题一样不容忽视。亚洲国家学生的害怕失败指数比欧美国家来得高,与学校的教育模式和家庭的教养观念有一定关系。
在学校方面,冀望透过更多元的学习与评量方式,来改变孩子的固定型思维。至于家庭,父母得忍心让孩子失败,不要因为害怕孩子失败而剥夺了他们练习面对困难,接受挑战的勇气。冀望我们的社会也能向芬兰看齐,给孩子一个更从容、友善看待失败的环境,不必害怕犯错会没面子、受到惩罚,不必担心失败会受到讥讽、歧视,可以安心地犯错、试错,在失败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