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儿歌,很普遍也很大众化。神奇的是,儿歌越是简单越朗朗上口,越能让小孩记住,三不五时哼上几句,还脸带笑脸。随著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能唱的儿歌也从简单到复杂,年龄大的孩子还会随即创作。
儿歌或歌谣在幼儿园,像定海神针,小小孩听到老师嘴里啍歌,眼光自然会被吸引,很多人以为只有华德福的老师喜欢唱歌,但其实不是,在幼师的培育过程中,儿歌本来就是重要的元素,因为我们知道,音乐除了作为吸引注意力或时间提醒外,它更是安抚幼儿情绪的最好工具,尤其帮助刚入学的孩子适应环境、降低焦虑,随著璇律哼唱,孩子发展了语言表达,还发展的动作,小脑袋摇头晃脑,四肢愉悦奔放,是幼儿园里特别可爱的一幕。
不过,我这里指的儿歌,不是学期末或毕业典礼上会表演的曲目,而是因应各种情境可以应用的儿歌。我在上海的幼儿园带班时,特别练了练几首儿歌,放在口袋中记著,这才发现好的儿歌可以放诸四海,不用特别教,只要哼唱即可吸引到孩子,如小狗汪汪、小猫喵喵等。
我们在什么时候唱歌?我在带班的时候,只要是召集孩子集合、或想要让吵闹的情境安静,我就会唱歌,甚至是把想说的话变成歌唱出来。加了音乐的话语,感觉像上了层浪漫,轻轻柔柔的,孩子纵使知道老师的讯息是催促,但那轻柔让他们的身体从对抗到融入。
跟孩子一起念唱,是一幅很温馨的画面,这让我想起儿时在妈妈身边,她边工作边哼歌,有时候我们搭上两口,两人对视,满心欢喜。在早期的传统社会,多半儿童都有学习童谣的经验,晚清时期的广东梅县诗人黄遵宪在《曾祖母李太夫人述略》、张倩仪《另一种童年的告别》171位名人传记作品有纪录。
朱介凡(1986)在《儿歌年华》一书中也提及:“更早于识字教育的,是母亲教唱的儿歌。童年生活里,也跟游伴学得一些儿歌。到得进小学,学校里的歌就淹了这些传统的儿歌。民国十年,黎锦晖的‘葡萄仙子’还并未流行,学校所学得的许多歌都忘掉了,唯独童年时代母亲教唱的儿歌,至今能记得清楚,还有那黏附著的儿时生活诸般情景。”
孩童学习媒介物
儿歌和孩童的关系在“母亲”教育者的角色中有亲密连结,特别在一些穷乡僻壤的地区尤其重要,很多孩童在年幼时,生活的圈子狭窄,知识贫乏,他们既不能直接读书,又不能独立外出,常是仰赖像儿歌或童谣这种文化素材来学习“说话”,增广生活见闻,或丰富他们的实用知识。
因此,童谣在过去,就如自然中的空气,被镶嵌在童年的生活里,甚至变成孩童学习语言、社会规范与游戏时的重要“媒介物”。
在传统社会里的妈妈们,在睡前唱摇篮曲给幼童听,孩童们承袭著大人的歌谣做游戏,年长的奶奶们在趁月来临前以歌谣代替故事唱给孙子听,叙说他们原乡的样貌与传说,教他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相当普遍的事。然而,许多新手父母常会跟我说,他们因为害怕教不会,觉得自己不会带小孩,但他们常常忘记这些本在你我生命中曾有的元素,已特别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