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睡”在幼儿园是大事,老师除了管学习,还兼顾了大量褓母的工作,因为在父母把年幼的孩子送到机构学习,是一个从强褓走向学习的道路,虽然焦点始终离不开学习,但对幼师而言,3-6岁期间更多的是能做好在生活上的自我照顾。
从吸允到长牙咀嚼,幼儿会依循身体不同阶段的发展有不同的反应,大人也会依此更换孩子的食物,从母乳到副食品,再到日常米饭面。在幼儿园里给孩子吃什么,是一门保健的专业学问,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思考。
我在上海的学校,每学期入学期初,小朋友要上一次秤,学期末也要上一次秤,每日还要计算孩子的饭量,孩子平日的餐点由保健老师把关,一周五天不能重复,且要做到吃到五种颜色的蔬菜,传染病前期还要预防,有预备的菜单,如在菜色里加入蒜苗、腌蒜,或夏日玩水后一定要喝姜茶,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刚开始到上海的时候,看此安排觉得有趣,后来某年十一月各校受诺如病毒侵蚀幼儿园,但发现平日有乖乖吃蒜的小朋友皆免于侵蚀,便明白其中的用意。
除了健康,幼儿园的餐点安排,我想再提三个有趣的例子,一是学剥虾、二是吃鸡中翅学吐骨,及三给带鱼学吃有刺的鱼。这些在我们的教育课程设计里,未曾出现,但在大陆的学校是重要的事,五、六岁中大班会给有刺的鱼,小中班的孩子给鸡中翅,早餐让孩子自己夹面包,抹果酱等等,都是为了帮忙孩子满足身体的发展完成能照顾自己的能力。
幼儿园刻意在不同的阶段加入某些食物,都是教育设计,有其目的与用意,也希望借此拓展或发展孩子的该项技能。我有一个学生,语言发展很好,但身体技能很差,吃饭时,米饭东掉一点,西掉一点,总是吃得满桌饭粒,中班时吃鸡翅仍不会吐骨,餐桌上每每出现鸡就要哭,直至大班时期,终于会自己吐骨,开心得不得了。这事让我回想,教育不就是成人之美吗?而我们的设计与给予,也只是在成就这件事而已。
餐桌文化
另外,餐桌上的文化,在不同的国家也特别有趣,曾有个从澳洲回上海孩子就因为不会拿筷子、不爱拿筷子,每每吃饭都觉得压力。中国注重拿筷子,除了文化传承,在教育里更有发展幼儿精细动作的用意。在孩子的身体发展在中班下学期,餐桌上本来只有汤匙就会多了筷子的选择,让他们用一个学期学习,在大班上便全面投入筷子,撤走汤匙。拿好筷子,跟拿笔同样属精细动作,要一步步练习,所以在时间上,放在大班是有其用意。
幼儿园的餐饮安排,看来是小事,但处处思考,也是幼师们特别关注的事,有些国家没将此放进教育设计中,但有些国家却刻意置入,主要有其历史因素及当地社会发展脉络思考,马来西亚的幼儿园在餐饮部份比较弹性,也顾及文化因素,像在有多元种族的中小学,我们会照顾不同族群,以清真食物为主,餐具的选择也自由选择,汤匙、叉或筷子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