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有这么一个说法:别和禽兽比输赢。赢了,你比禽兽还要禽兽;输了,你连禽兽都不如;平手,你和禽兽没啥差别。然而,我们也常听人说,某人好像猪一样的笨,像狗一样的贱。这时候,就会有人说:别侮辱猪或狗拿它们来作比较,它们聪明、忠心多了。这就是输了,连禽兽都不如的案例。
我们该如何定义动物和禽兽呢?从生物学角度看,禽是指“鸟类”,兽则是泛指脊椎、哺乳,包括胎生和蛋生动物。自然界里所有会动、有情感神经知觉的生物,包括鱼类在内,都统称为“动物”或兽类。禽与兽是动物,但动物未必是禽或兽。因此,人是动物,却未必是禽兽。多年来,人们习惯把“禽兽”一词,贬义地去形容人卑鄙无耻道德败坏、不知礼义个性之表现。古代人们揶揄某人之行为修养,常喜欢用“禽兽逼人”或“鱼虫禽兽之流”、“不离禽兽”等来形容之。孟子曾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意即眼中若无父无君(王),简直就是禽兽。所以到后来,不论如何去区分,人类还是要被拿来与禽兽来比较,藉以强调人类与禽兽的相似之处。
人与禽兽之别
孟子也曾说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他认为,人和禽兽的差异就在那么一丁点,一般人民所要抛弃的,君子却会将它保存。舜帝明白一般事物的道理,了解人之常情,所以认为人应该要循仁义方向去做,而不是为了要行仁义而去尽仁义。孟子也认为,人若吃得饱、住得安逸,但缺乏教养不明道理的话,此人基本上就无异于禽兽了。另有一个名词叫做“畜生”,原本是指家里所饲养、可以带给自己利益、常被指人类以外的动物。它大体上与禽兽类似,很不幸的,同样被比喻成那些干了严重坏事、卑鄙、无人性之人。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文化与教育是让我们得以撇开形象被形容成禽兽或畜生最基本的解方。有了文化与教育,人们就能知书达理,以正确生活态度修养与人交往。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说过,心智的教育要比头脑的教育更为重要(Educating the mind without educating the heart is no education at all),现代科技发达的教育制度下,人们已被机械式地塑造成脑子里充满争名夺利思维的动物。
为了不让人类行为退居到禽兽的层次,莘莘学子的心智教育,是绝对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