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相马哈迪显然一贯自信——或说“自我感觉良好”,比如他认为许多华人很认同、支持他。此话听在今天的华社耳里,恐怕有一大票人要爆粗。惟老马其实也不算太离谱,毕竟在国阵(及其前身)执政的61年里,有他领导的23年,而这23年里,的确有很多华人都投给他主导的阵营一票,这表示人们若非支持他,至少也接受他。
易言之,若非有很多华人的支持,老马如何执政良久呢?特别是1999年大选,据说若非华人票的“救急”,国阵早就翻船了。事实上,恐怕今天把老马骂得最厉害的某些华人,当年还是最信他、挺他,最听从他的领导的呢!
当然,或许因老马后来转了码头,戏剧性地从领导国阵变成推翻国阵。部分无法接受国阵倒台的华人,顿时不得不承认他已化身为破坏国阵“大统”,而且还是协助希盟“造反”的“大反派”,所以开始猛烈攻击他。
惟吊诡的是某些批判老马的华人指责他“一路来”就是“种族主义者”、“独裁者”、“滥权者”等,可偏偏这些华人当年却又乖乖顺从他和国阵的领导,甚至有的还曾为之歌功颂德。难不成当年是“太傻、太天真”,不识其真面目吗?还是因为他当时是属于国阵的,所以为了“大局”而大可“不咎”?
态度大转变
这不免叫人怀疑:若老马退休后选择不再涉足政治,一切“看淡”,不企图从“盗贼政权”手中“拯救”国家,那这一类批评恐怕根本不会出现,而华社大体上就渐渐忘了曾经有这么一位至始至终,高度“纯粹”的“种族主义者”、“独裁者”、“滥权者”了呗?
讽刺的是:今天自229软政变之后,也可以发现一些华人对首相慕尤丁的态度简直大转变。即之前还对其“马来人优先”的立场耿耿于怀、念念不忘,时不时拿来抨击或警惕其“种族主义”,也毫不留情地讥讽那些和老马及老慕领导的土团党合作的华基政党有“卖华”之嫌,惟今天却对老慕和国盟政府拚命撒花,大表“乐观其成”,甚至充满期待。
简言之,从政治人物的角度来看:原来部分华人选民的态度和言论也是极“飘忽”的,可以一时赞扬你、拥护你、看好你,但另一时则又责怪你、排斥你、看衰你,关键仅在于你到底选择站在哪条“政治路线”。不论是老马或老慕,只要迎合了某些华人的路线,就会被赞或被骂,若中途调换路线,则赞与骂也会跟著调换。
那到底什么是华人倾向的“政治路线”呢?也许,大体上就是一条乃保守路线,另一条则属改革路线。虽说华人不是没有一定的共同利益诉求,但所认同的诉求方式却不一样,保守的还是谨小慎微地“忠于”国阵模式,改革的则大胆求新、求变。在这两条基本路线之下,政治人物注定是若非被赞,就是被骂,而且同时都会发生——所以大可看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