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盲点”?在生物医学上的解释是:视网膜后方眼底的视神经盘,有一部分因某种原因缺了感光细胞,造成不能感应光线,令脑部得不到进入眼睛的影像,所以称之为盲点。一位本地年轻建筑师很巧妙地引用了“盲点”两字来形容一些很精彩的古迹——被人们习以为常渐渐遗忘的古迹,知其存在却视若无睹。
东南亚著名古老城市马六甲,随著科技、商业等领域之蓬勃发展后,其传统文化、艺术与历史价值渐渐不被人们所重视,进而成了众人记忆中的“盲点”,有些人甚至彻底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去年,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马六甲”在这里正式开演,内容陈述了马六甲王朝开国历史、郑和下西洋、马六甲在各族群的悉心照顾下茁壮成长等民间故事。中国印象系列特色之壮观场地与音效,确实让许多人深感这个古城有了不一样的生命与文化冲击,此特殊的演出更具意义。
“触动古城”舞台剧
日前有幸,受邀出席了马六甲另一场集音乐、歌唱、舞蹈演出于一身的“触动古城”(Rasa Melaka)舞台剧预演。主办当局称马六甲这场演出为“旅游城市系列”(Rasa-City Series)的第一站,藉详尽的故事编排、活泼的舞姿以及演员们亲切的本土发音之华语、英语和马来话对话,配以字幕让更多游客及本地马六甲人,重新认识这里的民俗历史。全场60分钟,给观众带来很具古早味的当地柴米油盐朴素生活写照,算是对马六甲新的认识,更是很多马六甲人的集体记忆。
故事开始于1956年马来亚独立前的三个华、巫、仄迪小孩在马六甲河畔折纸船说起,之后演绎了国父东姑阿都拉曼,率领各族领袖到英国争取独立成功后,在马六甲最先宣布了这个大好消息。紧接著随时间轴的演进,这三个小孩渐渐成长,经历了1 9 7 1年的甲市大“浸水”(水灾),以及1990年的全州大“禁水”(制水),间中透过舞蹈歌曲带出了民间苦中之作乐。三人在成长中从出国求学到识异性成婚、生育下一代,乃至于失去至亲的悲伤的演出过程,更让老一辈的马六甲观众脑中浮现出温馨感人的回忆。
借歌舞说历史
接著在2 0 0 8 年三人步入老年的时候,马六甲市成功申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马六甲河也就被标榜成了像中国黄河流域般,孕育当地文化的温床。入遗之后,马六甲除了是大马人的骄傲,它也成了世人应该珍惜、关怀与到访之处。最后谢幕时,全体十多位舞蹈员出场卖力地载歌又载舞,近距离让观众感受到他们身上汗水,并体会到这些舞蹈员平时训练的辛苦与付出。
据知,留华归国总导演颜永祺在策划这场演出之前,熟读了著名的马来文献“Sejarah Melayu”(马来纪年)。其中神话、传说与史实真伪混杂,取材须特别谨慎求实,难度还是挺高的。从当晚演出内容前半部,从介绍汉都亚到郑和下西洋抵达马六甲的叙述,可看出导演撰写脚本的态度是谨慎的。他借用早年电影院改建的歌剧院狭窄舞台,把马六甲600历史藉歌舞一一介绍清楚,这点是相当不容易的。总的来说,“触动马六甲”是属于马六甲人的一场不可多得之精彩歌剧演出,它与“又见马六甲”这个精彩大型制作不同之处,我只能用如下例子形容:“又见马六甲”是叹为观止的豪宴,而“触动古城”则是经典古早味小菜。
欢迎大家前来马六甲,重新解开这里文化历史的盲点,继而触动古城,又见马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