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媒体人超过15年,从大学毕业迄今都一直扛著“媒体”这个身份,无论是全职记者或特约记者,我都常思考这支笔的份量到底有多重,从记者菜鸟到老鸟,有时遇到大课题下笔时仍有点战战兢兢,深怕文笔力度不够诠释课题的轻重。
过去网络不发达,社交媒体未开发前,记者的一支笔力量当然不容小觑,在那个时代,媒体可以决定一个新闻的轻重,要让这个新闻“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真的是媒体说了算。
惟随著网络社交媒体的发迹,网媒诞生了,每个人都是记者,在这个人人当记者的时代,对记者的笔带来更大的考验。现在的传统媒体,是要配合著网媒哗众取宠,还是务实守业式报导社会现象,撰写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新闻,都是每个媒体人反思的课题。
媒体惯性思维
犹记得,两年前采访一个火灾新闻,死者住家失火被灼伤至90%,送院途中不治。当时与同行赶到太平间采访,死者太太接受访问,哽咽著说先生因生病吃药睡觉,故她带著平常在家孩子出外,出门前还叮嘱先生休息,她带孩子出门,先生迷糊答“嗯”。
火灾发生时,目击者看到死者人已冲到露台,当时死者紧张望向屋外似乎在找著家人。下方的人高喊快跳下屋顶,这本来应该可以活命的悲剧,却在他转身返回火烧中的屋内无法逆转,死者数分钟再出现露台已奄奄一息严重灼伤,本可逃命的他冲进屋内的原因是误以为孩子在家。
用媒体的想法,这新闻一定会造成轰动,好爸爸误以为孩子在家中,冲入火场欲救孩子却伤亡不治。采访期间,死者太太说道,“今天是我女儿的生日,他本来打算给孩子庆祝生日。”我愣住了。
惯性的媒体思维,我连想都懂编辑的打题“女儿生日竟成爸爸的忌日!”简单标题却重重打入人心,对读者最多仅是一声叹息,但对家人及他女儿,这新闻白纸黑字打印在报纸上,就成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对其家人或女儿都可能是二度伤害。
后来与同行探讨后,大家决定把这个点“集体消失”,不刊登在新闻上,虽然这是由死者太太口中探到的讯息,但一个悲剧发生了,媒体除了要真实客观的新闻,同时也要把伤害减到最低。
一支笔有轻有重,做记者有易有难,对记者来说,冲锋陷阵上一线,并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责任,最重要的,撰写任何新闻都不该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破坏力及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