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之后马六甲民主(没有)行动党一国三州的议员一起退党,半壁江山随之不见。超人丘光耀博士发表〈派系小格局的遮羞布〉点评,将核心的课题和本党之危机大而化小,缩至一块“遮羞布”的面积。
实情是否如此,恐怕一言难尽。读者细读丘光耀博士开笔剖析各打30大板的那些远因,当可觉察耐人寻味之处:沈同钦、吴良山和“308前的林冠英”开始结怨,“牙齿印”甚至可以推到更早,即“煽动罪出狱后的林冠英”。
当中矛盾丘光耀博士归咎为三点:“两边都性格太硬,双方都胸襟太窄,中央没有及时处理,导致关系越闹越僵,覆水难收,一直恶化到505大选排阵摊牌,乃至近届州选翻盘。过程中两派都小动作连连,但绝对无关理念之争。”
若是如此,可见林冠英的英明神武,相较番茄手绘的漫画《人民首长:林冠英》,确实大不相同。
可惜,当权领导性格的颐指气使,中央领袖的胸襟的捉襟见肘,党外虽有一匹布长的说辞,党内噤若寒蝉。308和505后,犹是变本加厉。
这么一来,不论历史和党史最终怎么评估“308后的林冠英”或“505后的林冠英”,和“308前的林冠英”与“煽动罪出狱后的林冠英”;始终难以明白,何以“中央没有及时处理”?
此处所谓“中央没有及时处理”,说实在话,还是刻意和谐了事情之实质。追溯往事,自能清楚发现,中央不仅没有及时处理,而且百般推搪,甚至颇有偏袒之嫌疑。到了505大选排阵,公然插手干涉。
就一句话,一切都是选择性的。唯一的标准,正是没有标准。认识这些,可见丘光耀博士的批评,其实也适用在林冠英的身上:他们眼中个人仕途的派系小格局,凌驾于推翻国阵的大格局,也就是刘镇东所谓的“大是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