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A日前前往一家私立兼国际小学了解其教育理念,顺便为即将上小学的孩子铺路,去到那儿门庭若市,个个家长都盼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孩子从小扎根优质的教育环境,而私立/国际学校的开放思维及非应试的教育理念吸引了家长,当然钱也需要砸得更多。
友人A去询问,惊讶于现在办教育,怎会办得跟房地产一样,私立学校讲解员一开始就是来一张清单,列下各种各样的收费机制,包括学费、杂费、活动费、课本费、保安费,算算一下,一个孩子一个月加上陪读费,就要3000大洋!友人大惊,读小学跟大学价格竟然差不多,一年都得耗去4万上下!
A再询问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教育方针,讲解员讲述了一箩筐美好优质的教育环境及方式,再自豪强调一句,“我们这里都是‘鬼佬’老师。”‘鬼佬’老师仿佛代表著吃香,象征著优质。此外,还有早鸟(EARLY BIRD)优惠,早报名可享有优惠,及赠送什么文具礼物等等,教育讲解会办得跟房地产展销会一样。
友人B最近感叹打工钱途及前途不明朗,市道不景,想找一条生路,于是很多人介绍她往教育领域去,因为华人永远不会穷教育,市场多坏办教育也不受影响。
不能只是与钱挂勾
B去询问一些特许经营教育方案,开价都是20万至30万特许经营费,每年还要缴付几万不等的准证费,该机构在面书打广告,“包你半年赚回本”!月营销5万不成问题,机构会每月安排招生及协助行销活动。B心动说,你看看,有什么行业可以半年赚回本呀?
看看以上两者例子,谈的都是钱,我们的教育曾几何时,只剩下钱?
当看到因为父母对教育的重视,让更多生意人觉得这领域有利可图时,就会把教育设计成做生意一样,教育不是一门生意,不能用成本效益来衡量,当然也没人愿意把教育搞得像慈善般施舍,但教育绝对不能只是与钱挂勾。
做教育与别的行业不同,教育不是一般买卖交易,需要爱心及热忱的教师,需要有育人子弟的抱负,但现今很多人投资教育,开办中心,往往是认为投资教育行业的风险较低,且由于近年自我增值风气旺盛,加上父母愿意重本投资子女教育,造就不少教育中心在逆市中仍一技独秀。
我们必须知道,教育不该是一盘生意,当教育被产业化后,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违背教育育人理念,为了“抢生意”,各学校唯有以成绩为指标,指导学生应试考取佳绩,师生的关系只能限于知识买卖,不在考试范围内的知识,不谈不学不读,而最后损失的,就是我们的孩子,少了一个学习“做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