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玉先生在六十年前发表了掷地有声的开斋节献词《心理的建设》,今年在马来社会中再度引起了关注。
林连玉先生认为各族人民要想在这块赤道国土上安居乐业,大家都要有一种“多彩多姿,共存共荣”的思想观念,那么这个国家才有希望。国家独立即将迈入六十年,各族人民之间的对立矛盾,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政治考验,导致人民对政府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产生了消极的解读,这毕竟是不容忽视事实。
从华社的视角来看,单单一个教育政策问题,就不知困扰了华社多少年,当前华社对政府的教育政策,仍然坚定认为其中隐含了单元教育的思想成分,这不得不让华社对政府的教育政策产生戒备之心。俗语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心情在华社仍是普遍存在著。
须发展母语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华文教育仍然坚持要在多元种族的社会中获得尊重而永续经营。华社长久以来都认为各族人民必须发展各自的母语教育,这才能推动我国多元种族文化迈向多彩多姿和共存共荣,才是国家的宏愿,也是各族人民的福祉。
历史告诉我们,马来西亚是中华文化、印度文化、西方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交汇点,因此我们的国家在先天上原本就是一个底蕴深厚的多元种族国家,按道理来说,在跨族群交融的表现方面,应该是各国的榜样才是。然而,这条跨族群交融之路,要迈向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程。
我们从小到大,在多元种族的环境中学会了包容和忍让,包容是为了要给自己开辟一条更宽敞的前进之路,忍让是为了要化解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前者是积极的,后者是消极的,无论如何,这已经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在学习相处之道时,必须展现出来的国民素养。
然而,各族人民是否真正走向跨族群交融的目标,就要看我们的教育能够发挥多大的影响力。当我们重新回顾林连玉先生在一甲子之前所提出来的多彩多姿、共存共荣的观念,这种高瞻远瞩的眼光,不得不令人叹服。
跨族群交融是最容易获得肯定的理念,然而这是一条长远之路,如何让各族群之间恢复建国之前那种融洽,就如同至今在东马地区各族聚居的乡镇中普遍看到的现象,这是真正考验政府如何有效带领人民走向跨族群的决心。
(本文为2016年华教节特辑系列文章,今年的主题是“反思建国60周年”以及“如何扩大争取公民权益”,由林连玉基金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