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华团林林总总,根据相关资料,有注册的华团近8000个,其中有血缘性、地缘性、业缘性的,也有文教性质的。华团的领导,自然而然成了“华社领袖”,自诩“华社代表”,看似任重道远,但一些是沽名钓誉,对华人社会事务缺乏了解,对政治局势也处于“咖啡店论政”的格局,何其悲哀。
部分华团处于冬眠状况,一年办一次联欢晚宴,收取礼金充作常年开销。有的华团没有作为,却频频向华社筹款,购买新会所。理由很堂皇,例如:让年轻会员有更好的空间办活动,或者新会所可以出租以会养会。然而,不少华团在购买会所或置产时,引发派系纷争,原因不外是账目不清,或者其中有私人的利益挂钩。
我们先贤南来,除了建立神庙作为精神依归,也创设了血缘、地缘或业缘组织,作为联络乡谊,守望相助的据点。华社若遭受不公或不幸,这些华团就是避风港。面对地方政府的压迫,华团就团结华社力量抵抗,让华人得到应有庇护。
华团走过几个主要历史阶段,如抗日阶段到复兴阶段,国家独立期间的巩固时期,新经济政策推出后的整合阶段等等,在马来西亚建国历史上占据重要一环,无法切割。奈何,华团管理许多时候仍逃不脱人治,在不透明、不民主、不健康管理下,后期多数华团失去原本高尚的功能,加上轻易修改章程,有些领导一做就做了几届,因此错失进步发展的机会,故步自封,最终没落。
华团领袖的素质,往往也左右了华社方向。在关键时刻,能不能传达华社民意,会不会专业处理华人事务,还要看华团领袖的魄力与勇气。由于一些华团进入了“老化冬眠”的状态,要寄望他们为华社发声,处理复杂的华人事务,妙想天开。有些社团领袖,没有具备德能,就连演讲稿也要请人帮忙代写,言不由衷,又怎能分析当今局势,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呢?
拒绝与政党挂钩
再说,唯利是图的华团领导,在任期间尽可能巴结权贵及政客,只为了讨好,以便能在政治上获利,被政党推荐封衔“光宗耀祖”。庆幸有些“中流砥柱”的华团厌恶此类陋习,拒绝与政党挂钩,尤其是腐败的政党。
华团倘若与政党挂钩,就很容易误入歧途,万劫不覆。当年甲华堂选举,马华党要以收票方式当选领导,牢牢控制整个理事会,后来在华社大小课题上,华堂立场与马华一致,华社怒火中烧,抨击不断。在几年的纷纷扰扰后,最后在选举中全然被唾弃,那是华人社团史上的污点,也证明华社要的华团不是阿谀奉承,对政党唯唯诺诺的华团。
华社有近8000个华团,数目非常庞大,但华社却不会因此而拥有强大的后盾。因为部分华团被政党收编,自我矮化,大部分华团已经老化无作为,加上山头主义,导致华团内讧四分五裂,真正为华社服务的华团,所剩无几。很多时候,华人的民意,还被那些所谓的华团领袖骑劫。华团消耗著华社的资源,却不愿意替华社做事,还与华社背道而驰,是可忍,孰不可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