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友人最近喜爱画锺馗,所描画的形象,不外是虬髯铁面环眼、豹子头凶神恶煞般模样,甚是骇人。但传说中的锺馗,其内在形象却是刚正不阿、正气凛然的驱邪神灵。
据说,唐代陕西户县终南山有位考得“进士”的书生,长得其貌不扬、容貌奇丑无比,但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死后成了神,专抓妖魔鬼怪。古时候,有种逐魔法器叫“终葵”,取其谐音而得“锺馗”之名。由于出身终南山,又被称为“终南进士”。
有另一个说法,就是新科终南进士锺馗,受皇帝金殿诏见。不料,锺馗因样貌甚丑,皇帝颇为不悦,恐世人笑其不识人才,故不被录用。锺馗盛怒,出其不意拔出殿中卫士腰间长剑,自刎而亡。事后,皇帝为服民心,遂下诏锺馗以状元资格殡葬,封其为“驱魔真君”以祛人间邪魔。
深藏人心的“魔”
为何世间之魔孽,竟会如此之难降服,导致人们需要虚拟一种除魔的形象如锺馗,收之驱之以慰心中之郁悒?且让我们从字典上多了解“魔”,这个字眼之诠释:所谓魔者,从科学角度来看,似乎是一种嗅不到、摸不到、不存在的虚拟角色。但对宗教而言,它则是一种存在于人间的恶魔邪鬼,专伤害人、让人迷惑的害人东西。它亦是造成人们颓废不振,阻止信众们成道的一种障碍。“魔”之深藏于人心,久了则成驾驭人们朝向自我毁灭的邪恶心,故有“魔心”的说法。
在现实环境里头,一个领导如果胸存魔心,许多施政必定不正,且自私自利,弊端百现,行事刚愎,甚至会无情凶残,人们或称之为“魔王”、“魔鬼”。其执行势力或手下,我们叫做“魔爪”;其活动居所或空间,就称“魔居”、“魔窟”;许多坏人出现之处,我们管他叫“魔界”;久病不愈,我们称之为“病魔缠身”云云。总而言之,一切带有贬义形容邪恶之人、事、物,只要加了个“魔”字作为形容词,那么就会变得格外传神与达意了。
良性虚拟形象
之所以称某人为“魔”,就是因为这是一个不好搞、处处使坏的人物,一般人或普通社会法则根本对付不了他,而他身边的人,则是苦不堪言,束手无策。在无限期盼中,人们心中渐渐会形成一种祈求犹如救世主、超人的形象出现以拯救。它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暂时解忧的一种良性虚幻。目前身处民不聊生、处处是“魔”、百般无奈的大马子民,日夜期盼的,正是“大马锺馗”的出现,能够尽早收服地方上各种妖魔鬼怪,归还这片净土予人民。
漏了一提,还有一种人:假借鬼神之势,善用妖术的妇人,我们称之为“魔媪”(“媪”念ao第三声)。老天明鉴,若世间真有大马锺馗的话,且祈求这无恶不治的大神,一并将她给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