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于下月7日推出《2015年至2025年高教发展蓝图》,旨在让学府与企业接轨,改变目前的高教现况。据笔者估计,改变后的高等教育预计将会持续往上世纪90年代,高教朝向企业化的方向前进,增加产学合作,让大学将谋利作为首要目标。
显然,这点已经违背了大学精神。古典的大学精神强调学术自由及校园自主,也强调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及批判精神。现在各大学运风潮喊的“学术自由”也离不开这一精神,甚至有一种怀旧的味道。
但是,大学本身就是不同政治势力训练精英的场域。古时候的太学,正是皇宫贵族受教育的场域,以为未来统治地方做准备。在欧洲,大学也是一群讨论学问的有识之士聚集而形成的,大学不为职场做准备,但为人类社会的演进做准备。
到了近代,工业革命发生后,大学逐渐成为培养政治精英与行政官僚的地方。尤其,在殖民地创办的大学,都是为了应付殖民母国行政官僚不足建立的。但把抵挡高教企业化的寄望放在大学精神,显然不合时宜。
这是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回应该国产业的转变及技术的提升。我国如今推出高教蓝图,回归根本还是要解决我国约75%属于低技能劳动力的主要问题。所以,回头想想,这当然对国家的发展有好处,但更重要的是,在资本主义的劳资对立中,掌握最大资本的商人会更有好处。
试想想,商人开办了大学,学生交了学费努力学习,只为了获得一纸文凭,毕业后又再度回归商人开办的公司应征,继续帮商人赚钱,这样想想,商人是不是一举多得,多了一个管道谋利呢?倘若是国立大学,也是政府的公共支出,让商人有便宜好用的劳动力,怎么算越是财大气粗的商人,越是不会亏本。
寻求人民的蓝图
所以,教育部在推出蓝图前,仍旧必须根据以下三点做出回应,才能制定一套人民的教育蓝图。
首先,争论已久的免费教育是否实行?第二教育部长拿督斯里依德利斯尤索保证不涨学费,但如今与企业紧密扣联的学习方式,等同于将学生的劳动力贩卖给商人。工作领薪的道理,许多人都了解,但如此的合作模式,即使不领薪资,政府又是否课征资本家的税补贴教育呢?
第二,是否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当学府与企业合作,学生变成了工人,学习与劳动的界限模糊,学生自身是否能分析清楚。又或者,劳动者是否有劳动意识,了解自身的劳工权益,熟悉劳工法规,自身的薪资是否符合企业营运状况,被资遣该如何处理,这都是当前教育欠缺的。
第三,新的教育大蓝图是否推动结社自由?我国的高等学府自1970年,我国进行产业升级以来,就有专门钳制大专生的《大专法令》,加上我国的劳动法袒护资方,连罢工都得罚款入狱。受到双重束缚的大专生,现今是否可以结社组工会抵抗剥削呢?
上述,笔者只专注书写最急迫的政经问题,其他多元文化主义下,关注的性别及族群母语教育,是否一并讨论,只能等待学生运动撞开大门,与部长寻求共识了。